心脏支架从13万降至700元,原来医药

11月5日,首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已在天津产生拟中选结果。通过竞争,产生拟中选产品10个,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元左右。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制历程。

与年的价格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预计全国患者将于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支架产品。

01价格虚高是药贵?还是销售贵?

支架耗材价格的大幅下降,对于患者来说确实是好消息。不过让人疑惑的是,价格既然可以从1.3万降至元,那么之前的价格为什么虚高这么多?

只能说,药价虚高严重是我国医药领域一直存在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则来自销售费用过高。

根据权威部门调查资料,年个上市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亿,而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在药品销售价格中仅占了较小的部分。

国家通过主动集中采购的核心是带量采购机制。以合同的方式来明确药品采购的数量以确保使用,相当于供需直接见面,把中间所有销售费用节省下来,这是降价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因此这些拟中选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后,挤掉的主要是销售费用等“水分”,药品生产企业“还是能赚钱的”。

有药品集采中标企业曾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净利润增加,销售费用减少是最主要原因,随着国家集中采购的推进,公司依托扩围联盟地区中选契机,产品市场覆盖率得以快速提升,从而影响国内制剂销售大幅增加。

截至年5月,除陕西外,在国家带量采购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有福建、湖北、湖南、云南、山西、江西、安徽、青海等多个省级联盟甚至跨区域联盟采购相继落地,成为倒逼更多药品实现大降价的主力。

可以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推动的带量采购模式,将药品生产企业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引导其将努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的正确轨道上来,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除了心脏支架大幅降价外,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也将在本月执行,55种药品、个产品中选,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药品品种,平均降价53%。以化疗用药卡培他滨为例,药品由原来的每片15元降至3元多。

02医疗费正在降低,但生病仍有风险

虽然听到了这么多利好于患者的消息,也看到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大力推进医药方面的普惠制度,让更多的人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但是政策的完善和推进是需要时间的。

在未来,谁知道是普惠政策先来还是未知风险先来呢?尤其癌症治疗来说,需要一直投入大量的金钱去维持生命。

还记得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其中患了白血病老太太的那句台词吗?

“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辈子不生病,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他只想活命,他有什么罪?剧中的假药贩子也说了一句:“想活命没有罪,有罪的是穷。”

这句话令人无法反驳,但未免太过刻薄。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倾轧造成的家庭拮据,能够应对这种未知风险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为自己和家人来配置健康保险了。

让保险来帮你支付,把高额的医药费转嫁给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保险公司身上,才是对抗未知最好的解决方式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fy/122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