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搭桥rdquoldq
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夫您好,我爸去年在xx医院做的搭桥手术,过来复查一下”,查体发现患者身上并没有手术切口,仔细询问才知道做的支架手术。“你好,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多少钱啊?””需要具体根据术前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顺利的话,大约8-10万”“啊?这么贵啊?我亲戚今年刚做的,四万就下来了”。很显然,这些患者家属没有把“支架“和“搭桥”区分清楚。其实,不只是家属,很多患者做完手术,依然没搞清楚自己做的是“心脏搭桥”,还是“心脏支架”。那么,今天就跟大家简单聊聊这个又神秘又众所周知的——心脏搭桥手术。
要了解心脏搭桥手术必须要先明白什么是冠心病,什么是桥。
可以看到,图中严重狭窄的冠脉血管。当血流通过狭窄的冠脉血管的时候,供应的氧气不足以维持心肌本身的需求。就会产生心绞痛等不适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犹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畅通无阻一样。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对患者行心脏搭桥手术呢?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较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那么“桥”是什么材料呢?
一般情况下,心脏搭桥手术常用的“桥血管”有两种,即动脉桥和静脉桥。动脉桥常用的是乳内动脉、桡动脉等;静脉桥常用的是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心脏的桥,一般不用人工血管,因为自体血管抗感染能力强,没有排斥反应,手术以后的通畅率较高。
最常用的左内乳动脉-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桥血管10年通畅率在90%以上;大隐静脉桥10年通畅率50-60%。小切口取大隐静脉桥术中
乳内动脉搭桥术中
有些患者不免担心,做外科手术风险那么大,那么,心脏搭桥手术的优势有哪些呢?与“放支架”相比,它有哪些利弊呢?
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介入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服药并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的状况,但药物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过去在心脏血管发生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心脏搭桥手术。而现在当冠状动脉血管存在严重狭窄(70%以上)或闭塞的时候,可以考虑支架介入治疗。随着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创伤小的支架治疗成为很多心脏病患者的首选。甚至有人声称,“心脏搭桥”手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搭桥手术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再狭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疗的软肋,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即使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也在5%左右。而心脏搭桥手术,就不用过多担心再狭窄的问题。另外,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做支架治疗,比如血管的分叉处,或者一根血管有两处以上狭窄,或者血管完全闭塞等情况放支架就比较困难,而且风险大。事实上,对于复杂病变,外科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最佳选择。用“立竿见影”形容搭桥手术的术后效果很贴切,许多患者在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一周后便能走出家门,术后1~2个月就能上班。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搭桥手术不用切开胸骨就能完成。因此,“心脏搭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冠状动脉搭桥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成熟技术,成功率一般在98%以上。医院心外科刘辉主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