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脏ldquo地貌rdquo
年10月8日至14日,第二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暨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学会议隆重举行。
医院作为一医院,始终紧跟国际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并勇于创新。在本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中,医院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左心耳封堵(LAAC)等介入治疗技术领域,与国内外各大心脏中心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01“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全新手术,通过介入微创的方式,用形似“草莓”的封堵器,闭合了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从而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由此,可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
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左心耳封堵后,房颤患者将无需长期抗凝,既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凝药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又免除了中风危险。该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众多面临中风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优秀的防范和治疗方法。
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苏晞教授,通过互联网与现场嘉宾做线上交流,介绍亚心在左心耳封堵手术方面的经验。
早在年武汉医院就成立了以苏晞院长为学术带头人的左心耳封堵治疗团队,至今共完成近例左心耳封堵治疗,是目前国内医院之一。
0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可谓是近年来又一改变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技术。作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新选择,TAVR显著改善了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器械上市,TAVR也在国内各大中心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年底医院成立了TAVR团队,
年3月完成了首例TAVR手术,
自此开始了
主动脉瓣膜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扫码观看TAVR团队介绍
TAVR手术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医院坚持术前影像团队的综合评估,内外科团队超声麻醉团队术中协同合作,护理围术期团队的综合管理,保证了整个TAVR流程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内外科团队、影像团队在术中协同合作
苏晞教授带领团队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同时通过直播平台与线上专家进行交流讨论,分享经验。
10月11日,医院顺利完成两例高龄高危病情(两名患者分别为70岁和80岁)复杂TAVR手术直播,整个转播过程吸引了3万人次的同行观看,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院TAVR团队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这种“超微创”的不开胸换瓣新技术,也给高龄、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带来了福音。
年截止目前,医院TAVR团队已经完成30多例TAVR手术,并均获成功,患者平均年龄73.4岁,最高年龄88岁,无一例永久起搏器植入。
03年第二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邀请了国内外顶级专家,以典型病例手术演示为主线,辅以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的主题演讲;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对手术进行实时转播,同时连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专家进行提问、点评和讨论。
本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继续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为焦点,包括TAVR的规范化、左心耳封堵的科学简化、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瓣周漏介入治疗、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新技术等;
以中国大陆为主、联合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海外中心,在4天半的时间里,通过2个频道对40余家心脏中心,64台手术进行网络直播,随后近百名专家集中进行线下会议,5大版块,学术盛宴,精彩呈现,为广大有志于学习应用结构性心脏病新技术的医师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医院TAVR团队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