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支架搭桥手术就万事大吉了别天真了,
支架和搭桥术后,药不能停
本报记者董超支架和搭桥手术后,很多人认为病情得到了缓解就无需继续用药,其实不然。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或搭桥的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随访5年时药物治疗情况会显著影响10年时死亡率。
最佳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共分析了名患者。研究显示,随访5年时,与服用两种二级预防药物的患者相比,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患者10年死亡风险降低了53%。
研究证实,那些随访5年时服用指南指导的最佳药物治疗者,生存获益明显。最佳药物治疗定义为4种药物的联用:至少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
此外,随访5年时,进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接受个体化的最佳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其10年死亡率要低于那些未用药者。
手术后用药能预防心血管病事件
那么,为什么冠脉搭桥、支架术后的药物治疗如此重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介绍,心脏支架植入与搭桥术后,患者绝不能掉以轻心,那些认为血管已疏通、病根已除,可以停药或减量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冠心病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患者仍需终身用药。此时药物治疗目的主要有3个:一是减少或延缓支架或桥血管的再狭窄;二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三是延缓病情发展,减少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大心血管病事件发生。
心脏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这些治疗措施只属于对症治疗的范畴,只是通过增加狭窄的血管内径或绕道“桥血管”而增加缺血心肌的血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这是因为,支架植入术本身就会对冠状动脉内壁造成损伤,容易在局部形成血栓等,导致局部冠状动脉再狭窄;搭桥手术后,桥血管两端的吻合口也容易形成狭窄,因此应用药物维持支架或桥血管的畅通才是最关键的。
此外,心脏的动脉有多条分支,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只能选择性地解决一条或几条动脉分支狭窄,不能保证其他血管今后不会发生粥样硬化狭窄。
他汀等药物使用必不可少
支架和搭桥手术后哪些药物比较重要呢?张海澄介绍,在所有药物中,抗血小板凝聚药是重中之重,是防止急、慢性血栓的重要保障。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有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盐酸噻氯匹定、西洛他唑等。
β受体阻滞剂是中流砥柱。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减弱心肌收缩、降低血压等作用,使心肌对血供需求减少,并减轻了心脏负荷,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减少约20%。
他汀类调脂药不可或缺,无论是支架植入还是搭桥术后患者,除非有禁忌证,术后均应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不同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血运重建率、卒中发生率和总死亡率。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董超万涛值班主任
范宏博转载及投稿
-转邮箱:ln
cnki.ne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jj/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