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乌合作结硕果心脏搭桥小切口八旬老人获
“老人快八十五岁了,要不是实在难受,影响生活,我们还真不想做手术,也怕经不起折腾。而且一听说要心脏搭桥,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担心,医院给研究确定了这么先进的手术方案,手术刀口很小的一点儿,仅有7、8公分,既实现了搭桥手术,又保证了手术后的生活质量。”9月11日上午,患者王先生的家人说起医院心脏外科的这次手术,全是感激满满的赞誉之辞。
8月25医院心脏外科成功为两名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实施了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
两名患者,一位84岁,一位82岁,近十多年偶尔感觉胸闷,也没放在心上。近期,老人家胸闷加重,躺在床上不动,也会特别难受,于是在家人的陪医院。医院详细的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
所谓的三支病变,就是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等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病变。这种情况,为了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及猝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只有心脏冠脉搭桥一条路可走。由于两名患者均已经是80岁以上的高龄,基础疾病较多,身体总体状态较差,术前风险评估一个为6分,一个为9分均属于高危风险,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风险极高。做还是不做手术?这个难题,医院心脏外科的团队需要解决,同样让患者的子女们担忧,搭桥手术与放弃之间,往往令人难以选择。左一:医院院长王刚为迟立群教授(右一)颁发聘书借助京乌医疗合作平台,医院心脏外科,将两名患者的病情及时同首都医科医院心外科迟立群教授沟通,并进行了远程会诊,迟主任指出这两名患者手术指征明确,需要搭桥手术治疗,但常规切口开胸手术患者将无法承受并且手术风险较大,可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术”来解决,小切口的冠脉搭桥,特别适合这两名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8月25日上午,在迟教授的亲自主刀下,在医院心脏外科团队的协助下,顺利的为两名高龄患者完成了“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术手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均已下地正常活动。这一例手术到底有多难?“这样微创小切口的心脏搭桥,80岁以上的患者,全疆乃至西北地区目前均未见文献报道。”所以,此次手术也是医院开展微创小切口搭桥手术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院在心脏外科手术领域走在全疆乃至西北地区前列。以往此类手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开放式方法,切口长达30余厘米,并且要从正中锯开胸骨,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出现几率较高,术后患者需要平躺3个月,恢复缓慢。而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患者收益大、依从性好的特点。具体手术方法为改变以往的手术入路方式,变胸正中30厘米的切口为经左侧4、5肋间的8-10厘米小切口,在专用手术器械的配合下,安装心脏固定器,在跳动的心脏表面完成直径1-2mm的动脉血管的吻合,以达到改善心脏缺血、恢复心功能的目的。
微创小切口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属于业界高精尖的手术之一,具体手术方式又分为单支病变搭桥与多支病变搭桥两种,而多支病变的微创小切口在不停跳下的搭桥术属于心脏外科领域高精尖中的精尖,同小切口单支病变搭桥相比,其难度不单单是吻合血管数量的增加,而是一种质的飞跃与提高,目前全国掌握此类技术的专家极少。多支病变的搭桥是在常规前降支微创单支搭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支以上从升主动脉到冠状动脉对角支、钝缘支及冠后降支等血管的大隐静脉桥吻合。手术难度与风险无异于挑战冠心病外科的珠峰!术中的每一步操作都要精准到位,缝合严密,方寸之间显真功!乌鲁木齐医院
心外科-、、、
在首都医科医院迟立群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完成了从胸骨正中切口开放式手术到经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微创搭桥手术,从微创单支血管搭桥到微创四支血管搭桥的历史性跨越,使医院心脏外科在冠心病外科领域达到疆内领先、比肩全国的水平!实现冠脉介入与微创外科手术的完美结合,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最放心、最精心的诊疗!
自年年初至今,在迟立群教授的协助下我院共完成了近20例心脏外科手术。其中13例为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填补了自治区心脏外科手术空白。此项微创手术在平均住院周期、术后外观效果、术后疼痛、总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搭桥手术,尤其是对于老龄化社会的意义特别大。供稿
赵诚
编辑
赵文华
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白癜风能光疗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xg/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