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于危难之间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春节快要到了,大街处,商店前,小区内的红灯笼随风摇曳。她们用身体释放了光与热,宛若散落在人间的星星。那些被赋予了生命气息的灯笼,象征着幸福、圆满与富贵。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医院里依然人满为患,病魔不会因为节日的到来而放缓脚步。

早上出门的时候,妻子叮嘱我,今天是儿子生日,如果手术结束的早,让我早点回家,我答应了。儿子今年15岁,我给他过的生日次数少的可怜。作为一个心脏外科医生,能与家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很少,常常好几天不能回家。今天晚上,我还是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兑现这个承诺,仿佛家,才是我唯一可以出尔反尔的地方。

今天做的两台常规的心脏手术,一个瓣膜置换,一个是冠脉搭桥,第一台手术顺利。想着晚上要和儿子一起过生日,就加快了手术进度,中午我没有吃饭就开始了第二台手术,下午一点钟开始建体外循环,开胸,取桥血管,血管吻合,止血、关胸都很顺利,术中出血不多,不到六点钟,手术就结束了。

难得陪儿子过生日,作为父亲,我把已经想好的聊天内容作为特殊的生日礼物,给他一些精神激励,让他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拼搏奋进。

回到家里,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而坐,大家都在等我。餐桌上的烟火气,谱写着家的温暖,大家各自讲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充满了欢声笑语。家里的那张餐桌,代表的不仅是简单的口腹满足,更是疲惫人生的最好治愈。

我脱下外套,拿起碗筷,准备吃饭。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急诊抢救室打来的,对方说急诊室有一个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很高,心包已经有中等量的积液,患者随时会因为血管破裂而死。

刚才的欢声笑语嘎然而止,大家以失望的眼神看着我。我习惯性的放下碗筷,对他们说,“医院,你们先吃吧,不要等我了。”这时妻子略带不悦的说,“又要熬一通宵!”,随后又叮嘱我说,“路上开车小心一点!”,“要不吃了饭再去?”我平静地说道:“我如果吃了这顿饭,这个人也许就死了。”妻子无语。生死面前,任何事情都微不足道。虽说是别人的生死,可是从我当上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的那一天起,这样的生死与我有关。

我拿起外套往外走,走到楼梯口,妻子追上来,她拿着一包牛奶和一块面包,塞到我手里,对我说,“抽空吃些东西,你还没有吃晚饭。”这时我才想起来,我何止是没有吃晚饭啊!我还没有吃午饭呢!我有一股想流泪的冲动,这些年,妻子为了让我全心工作,除了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家,成了我吃饭睡觉的地方。结婚这些年来,妻子从一个娇娇女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她用柔弱的身躯支撑起一片绿荫。绿荫下,我可以坐下来喘息。

我医院,我冲进抢救室,一眼看到了那个病人。那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旁边的监护仪不停的闪烁,血压高的吓人,身边有各种输液泵和输液管道,躺在抢救车上的他双目紧闭,大汗淋漓,已经昏厥。他家人说,中午他突发剧烈胸背疼痛,误以为自己心脏病犯了,于是自行服用一些心脏病药物。症状丝毫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随着腹部的疼痛也逐渐加重,他失去了意识。医院,医院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我拿起他的胸主动脉增强CT,看到夹层已经扩展到主动脉根部了,整个升主动脉只剩下血管外膜单独承受血流的压力,渗出的血液困在心包内,压迫着心脏。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可能出现主动脉破裂,如同洪水决堤,瞬间致命。患者生命堪忧,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手术!

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风险高、手术时间长的高难度手术,并且很有可能人财两空。我要和家属充分沟通。我看到他儿子和我儿子年龄相仿,这更能引起我的共情,我儿子衣食无忧,今晚过生日,一家人视若珍宝。而他儿子,今晚可能失去父亲。当我同他们交代病情时,他的妻子声泪俱下的说“大夫,你无论如何也要救我老公,他是高中毕业班的老师,学生们需要他;他也是我的天,儿子还小,我们不能没有他。”他儿子也在一旁不停的掉眼泪,看到这些,我内心五味杂陈,我决心和同事一起用我们的技术,尽全力挽救他的生命。马上通知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和手术备班人员做手术前准备,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患者送进了手术室。团队其他医生接到电话,迅速赶来,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可是,就在麻醉和气管插管即将成的一霎间,心电监护仪不停的报警——他心脏停了!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破入心包引起的心脏压塞,也可能是血压骤降引起心肌灌注不足导致心律失常,继而诱发的心跳骤停。

手术室立即进入紧急备战状态,秦卫大夫一个箭步冲到手术床的右侧,开始做心外按压,麻醉师葛亚力大夫左手挤压皮球给患者做人工呼吸,右手快速地调节麻醉机的参数,同时口头叮嘱麻醉护士推注肾上腺素,一边问我,“还做手术吗?”按常规,心脏骤停的急性A型夹层,可能是动脉瘤破了,外科医生还没有洗手上台,没有充分的准备。并且仓促的消毒,增加了感染风险。即使能救回来,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或者术后留下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那比不做手术更惨……。

但我现在要做的是不能老担心风险,而是如何保证这台手术不能失败,如果我总害怕风险,当初就不应该选择大血管外科这么艰辛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如果每个医生都因为风险大就放弃手术,也就没有医学奇迹的发生了。

所以我没有片刻的犹豫,坚定地回答“做”!因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和其他手术不一样,如果治还有希望,如果不治,他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治好了,和常人一样,还可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我今晚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治好他,我没有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可是死神即将获胜,他的镰刀就要落下。在这生死关头,我们根本来不及按部就班的常规消毒铺单。秦大夫继续心外按压,我端起碘伏泼到患者腹股沟,下腹部……,快速的铺单,暴露股动静脉,插管连接心肺机建立体外循环,暂时保住了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在体外循环的保驾下,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又进入平素熟悉的步骤和节奏,我们再次扩大消毒铺单的范围,划开胸部皮肤,锯开胸骨,撑开胸腔,打开心包,鲜血和血块涌了出来,我快速从心包内取出血块,在主动脉破裂远端阻断主动脉,一边灌注停跳液保护心肌,一边分离主动脉弓部分支,患者的体温也降至25℃,调整阻断钳,单侧脑灌注,切开即将被撑破的主动脉弓,四分叉人工血管替换患者自身主动脉,恢复心肌供血,这时的心脏就像逃出笼的兔子,又恢复了有力的跳动。复温,调整药物,逐步撤离体外循环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监护仪的屏幕上,血压稳住了。目前看来,各项指标还算正常,患者又有了活的希望。这场战争中,没有一个人在轻松度过,直到最后一刻,才能如释重负。

止血,关胸,缝合切口,取走手术单,我们把他转移到平车上送进重症监护病房。这台手术从夜里10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历时7个小时,仅止血就用了2个多小时。术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患者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一支精英监护团队,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这是我做过的惊心动魄手术之一,我毫无睡意,早上6点,太阳刚刚升起,我就去监护病房探望他,我用听诊器听放在他的心前区,听到了他的心脏在“扑通扑通”的规律的跳动,内心坦然了许多,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醒来,这一切只有能交给时间。

千针补心,与死神较量,让患者枯木逢春。他活了,可是我和团队也累瘫了。

在之后的36小时里,他情况稳定,意识也渐渐恢复,拔除气管插管,透析了四五天后肾功能也恢复了,转回了病房,他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半月后他恢复良好就出院了,术后两个月,他又重新回归讲台,他非常感谢我们又把他还给了学生,还给了家庭,他说这是一段额外的生命,而不是普通的生命。他说,对于他而言,每天能看到太阳升起,就已经是劫后余生。尽情享受起死回生的时光,他是幸福的。

主动脉夹层手术非常考验心外医生的外科技能,判断力和决策力和体能,是心脏外科医生的巨大挑战。手术时间都基本上都在6,7个小时,有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如果接连碰到两个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一天一夜都在手术台上。但这个团队的苏存华、秦卫、王睿、项飞、李良鹏等这些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毫无怨言,正是他们的全心投入,才把病人一个个从死神手里硬生生拽了回来。

主动脉夹层病人动脉破裂瞬间死亡的场面,让许多心外医生望而却步,二十年来,陈鑫院长带领我们大家披星戴月,经历过多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艰难跋涉,改变了“血流成河”的局面,病人一个个活着回来了。上千例的主动脉夹层手术,95%的成功率,让很多患者起死回生,术后回归了正常生活。让一颗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脏迎来了重生的希望。

我们科也成为了华东地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守护屏障。和病魔斗争,谁能死里逃生,谁又徒劳一场。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生的机会。我们继续砥砺前行,让幸运眷顾更多的生人,因为人间值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xg/8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