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大师蒋勋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我选

生病并非是绝对的坏事,在某个方面它是在提醒你,应该换个方式生活了。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勋就在生病后重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学大家的自然健康智慧观吧~

阅读前小科普~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福州人。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外,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之时的片刻小憩。

年,我因急性心肌梗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经历了那场生死边缘的劫难后,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一个环境,让身体休息一下?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背着一只背包,游走于东部海岸。我走过巴黎,去了纽约,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人生走过风华,也走遍空寂,看遍所有的美景,也看过所有的荣枯。

而今,随心所欲的我更愿意回到池上——这是一处地处台湾东部的小小村庄,写作、画画、散步、读经,以最少的物质需要过着最简单的生活。我找到自然的秩序,也找到自己内在呼吸的秩序。在这里,那些静得只能听见呼吸的日子里,你会明白孤独即生活。

在山水自然中,聆听自己的声音

这几年来,我每天早上走1万步,傍晚走1万步。用手机拍摄了六七千张照片,随时随地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四季更迭,节气变换,分辨五谷,看云观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其实只是一个平衡。人生亦是如此,如何找到平衡点是大智慧。池上现在变成我找回平衡的一个地方,让时间慢下来。

很多人回到自然里,就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你会嗅到稻在抽穗时散发着微微的香味,上面有一点红色,有点像人的胴体,仿佛真的有一个生命在里面,从绿变黄,慢慢变红。那个骄傲的稻穗开始弯了,从农民的视角来看,稻穗越挺,收成越不好,越重、越饱满的稻谷就越是弯着腰、越谦卑。

我听他们讲话简直就像人类的哲学,会因为清晰的四季变换,也开始思考自己身体的春夏秋冬——经过童年、青少年、壮年、中年,现在如何安乐步入老年?像一条河流一样,慢慢知道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的景象,了解并学会如何与不同阶段的自己相处的方法。

人不会永远青春,如何在青春里把自己开到盛放之后,在绿叶成阴中安静地接受“老年花似雾中看”的那种快乐?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好的,你要学会在人生的不同年龄欣赏不同的美。

是什么让你不快乐?

激情没有错,但真正的生命可以细水长流,天长地久。在这里,每天散步,听到水声、看到春耕,等待秋收,体会到农业的文明是天长地久的,像种子放在土地里,要等待发芽、结果,必须经历春夏秋冬,有其自然秩序。

池上的农民,是我这一年半真正的老师。农民在土地里劳动半世纪,身上有一股稳定性,丰收时到土地公庙拜拜,而遇到歉收,一次焚风吹45分钟,将所有稻谷变成空包弹,一年的努力白废,他们还是去土地公庙拜拜。

我常常反问自己:我能像他们这样吗?成就好,感恩,如果不好,还能感恩吗?我可能怨怒,可是他们永远感恩,他们觉得永远要敬天地,因为其中有你不知道的因果。

让身体找回自然的秩序

刚到池上时,我呆到晚上8点钟也没画出画来,去街上吃晚饭,发现所有餐厅都关灯了,就挨户敲门。村民们很惊讶,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吃饭?我这才发现,原来身体也有日历,身体也需要找回自然的秩序。

中国运用了上千年的二十四节气,身处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大概是没有感觉的。过去,文明跟自然之间是有沟通和对话的,但工业革命以后,我们的身体跟自然被一个无形的东西隔开了。

在都市里,我们几乎丧失了对晨昏的感觉,开灯就是早晨,关灯就是晚上。来池上后我开始用池上的晨昏作息,晚上8点钟入睡,早晨四五点起床工作,坚持下来身体竟然好了许多。

本文节选自蒋勋《过简单的生活》,内容有删改。

看完蒋勋老师的文章内心平静了很多,万物有常,遵循规律是找寻本心最简单的方式。

想到了之前分享的修一和英子的故事,所有的答案早写在大自然中……

以下精彩不容错过↓↓↓

90岁日本夫妇用行动证明,这才是幸福生活的终极奥秘

都市年轻人生存现状:既过度消耗生命,又害怕死亡

73岁最美中国奶奶亲身经历:运动不仅可以对抗癌症还能返老还童!

咩咩咩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l/63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