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小站初级年实务真题
31.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小组工作,以回应社区服刑人员不服判决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正确运用非理性信念检查技巧的做法是( )。
A.对有进步的组员进行奖励
B.让组员扮演特定的角色
C.让组员大声朗读相关规定
D.让组员模仿别人受到奖励的行为
答案:B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是指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进行探索和识别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①反映感受,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②角色扮演,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景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③冒险,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④识别,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B项为角色扮演的检查技巧。
32.张大爷是位一级伤残的优抚对象,近日,老伴因心脏病突发离世。护理员反映,张大爷已两天没吃饭了,身体非常虚弱。社会工作者医院的医生为张大爷检查身体,并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安抚他的情绪。此案例中,小王采取了( )方法。
A.环境干预
B.认知干预
C.行为干预
D.危机干预
答案:D
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干预模式是一种短期干预的方法,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仅持续1~6周)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性服务,强调处理紧急而非长期问题,强调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资源和应对机制以克服面临的发展性、意外性或者存在性危机,旨在通过提高服务对象的应对水平、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服务对象返回到平衡稳定状态。危机干预模式适用于人格稳定和面临暂时困境或挫折的人,以及家庭、婚姻、儿童问题、蓄意自伤、自杀或意外伤害等情况。题中,张大爷原本的生活因为老伴的去世而发生重大变故,失去稳定,自身也陷入困境。小王采取的行动旨在帮助张大爷度过这一危机,属于危机干预。
33.部分优抚安置对象在由军人到老百姓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协助这些服务对象适应角色转变。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
A.管理者
B.教育者
C.倡导者
D.协调者
答案:B
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和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推进适应角色转变。认知行为模型中比较熟知的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即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着咨询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其实质是要引导服务对象树立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34.大军退伍半年多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上幼儿园的儿子每月需不菲的开销,近日,母亲又生病住院花费不少,这些都让大军倍感压力,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多次与大军沟通,了解其需要,并为其申请了短期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发挥的作用是( )。
A.减缓压力
B.鼓励赞许
C.控制情绪
D.激发动机
答案:A
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社会救助政策类型多,涉及项目广,内容非常丰富。服务对象对于申请救助的程序和拟申请的救助类型、项目不一定充分了解,或者限于能力和认识,不知道自身应享有的救助权利以及国家相应的救助政策。社会工作者首先要熟悉社会救助的项目、内容和程序,对相关法规政策有清晰的了解,然后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分析自身的状况,对照政策作出是否符合申请要求的判断,最后在政策范围内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题中,退伍军人大军因未找到合适工作面临多重困境,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申请临时救助等措施减缓了大军的压力。
35.老张在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如今他居住在光荣院,尽管衣食无忧,却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有意义。老张常常独自躲在屋子里,靠整理战友照片和摆弄勋章打发时光。每当想起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友,以及未见到最后一面就去世的老母亲,他就心生愧疚。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人生回顾的方法予以干预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帮助老张( )。
A.寻找当下生命的意义
B.弥补过往生活的遗憾
C.治疗痛苦经历带来的创伤
D.享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答案:A
光荣院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1项,其中第3项,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运用怀旧、生命回顾方面的技巧,帮助服务对象重塑自我,找回生命意义。题中服务对象老张的问题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可以通过回顾人生,达到不沉浸在过去,更加珍惜当下的目的。
36.流浪儿童小花被送到救助管理站并接受专业服务。救助管理站的医生为她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发现她身上有多处新旧伤痕。但无论医生和民警怎样劝说,她始终不肯开口。针对上述情况,救助管理站的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
A.运用游戏引导小花打开心扉
B.与民警合作寻找小花的家人
C.运用直接影响技巧开展个案辅导
D.发放联系卡以便小花在需要时能获得帮助
答案:A
儿童辅导有许多方法或模式,如行为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社会技巧训练等。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许多困惑或遭受的伤害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和表达清楚,所以,过于理性或复杂的治疗模式有时候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辅导效果。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运用游戏治疗模式进行儿童辅导。题中,针对小花不肯开口的情况,救助管理站的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运用游戏引导其打开心扉。
37.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今年社会救助的服务主题是“社区反贫困能力建设”。下列最符合该主题的做法是( )。
A.协助救助对象成立合作社,培育社区领袖
B.联系各类服务组织,为救助对象提供更多的服务
C.帮助救助对象拓展社会交往修复或建立各类社会关系
D.将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与需求反映给相关社会救助部门
答案:D
在社区工作中,改善社区环境是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事贫困救助的社会工作者要着眼于大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倡导制度和政策的完善,要成为救助对象的“代言者”和“呼吁者”,将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与需求反映给相关社会救助行政部门,争取社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能更有利于贫困群体的困境改善。
38.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流浪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下列服务中,不属于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是( )。
A.物质帮助
B.品行教育
C.回归家庭
D.合法收养
答案:D
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内容包括:①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②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③安置与跟踪服务。题中,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无权对流浪儿童提供合法收养的服务。
39.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领域之一。下列关于家庭社会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社会工作就是家庭治疗
B.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截然不同
C.家庭社会工作是家庭治疗的一个分支
D.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答案:D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起源不同;② )。
A.调整夫妻角色,共同教育孩子
B.调整夫妻关系,促进孩子的自立
C.调整家庭关系,满足孩子的独立要求
D.调整夫妻角色,适应不以孩子为中心的角色
答案:C
家庭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为青少年家庭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是:调整家庭界限以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适应家庭成员对个人自主性的新要求。题中,大李的孩子15岁,其家庭正处在青少年家庭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满足孩子的独立要求。
41.大力夫妻带着16岁的女儿来见社会工作者,女儿出现厌食症已有半年,明显消瘦,无法上学。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大力因婚外情一年前开始与妻子闹离婚,很少回家。大力的妻子除了哭泣,就是在女儿面前不停地抱怨丈夫。社会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女儿的厌食症与他们的夫妻关系有关。根据结构式家庭治疗原理,社会工作者对该家庭干预的主要目标应是( )。
A.改善夫妻关系,帮助夫妻妥善处理婚姻问题
B.改善亲子关系,减少母亲情绪对女儿的负面影响
C.重构家庭界限,引导母亲不再让女儿涉入夫妻次系统
D.调整家庭结构,协助父母齐心协力帮助女儿走出困境
答案:D
家庭结构的转变不是简单的结构的变化,同时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互动交流关系的转变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改变。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家庭结构的改变与家庭成员互动关系的转变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变化联系起来,并且将这些变化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考察。题中,女儿的厌食症与大力夫妻间一直闹离婚以及大力很少回家导致的家庭结构转变有很大关系,所以社会工作者干预的主要目标应是调整家庭结构,协助夫妻俩帮助女儿走出困境。
42.在倾听了一对夫妻对孩子许多不满和抱怨之后,社会工作者采用聚焦技巧将这对夫妻的注意力集中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下列回应中,正确的是( )。
A.“你们对孩子有许多不满,目前你们最想解决的是什么?”
B.“你们对孩子有许多不满,让我们从最让你们头痛的地方开始。”
C.“你们对孩子有许多不满,平时遇到这些情况,你们是怎么处理的?”D.“你们对孩子有许多不满,但一下子又无法解决,你们认为该怎么办?”
答案:B
聚焦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作出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题中,夫妻对孩子的抱怨很多,范围太广,运用聚焦技巧可以缩小 )。
A.改变小明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
B.改变小明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
C.指导小明制订详细的数学学习计划
D.指导小明父母及时肯定小明数学学习的进步
答案:D
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它要求社会工作者首先与父母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指导孩子学习新行为的同时,鼓励父母亲在孩子做出适当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对于孩子做出的不当的行为给予惩罚,帮助父母亲指导孩子学习新的行为,改善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45.小李夫妇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上中学的儿子大大咧咧,对什么事都不上心。社会工作者听了他们的描述之后,希望运用再标签的技巧改变夫妻俩的态度。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中,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有缺点,孩子也一样。”
B.“孩子有缺点,也一定有优点。他有什么优点?”
C.“如果遇到压力,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D.“你们不去注意孩子的缺点,他的缺点就不会那么突出。”
答案:B
再标签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B项,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使小李夫妇思考和发现儿子的优点(积极面),而不是仅仅看到儿子的缺点,来改变他们对儿子的态度,运用了再标签技巧。ACD三项都是围绕着消极面(缺点)展开的话题,不符合再标签技巧。
46.在学校开展小组辅导时,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以教师为主体
B.保持小组异质性
C.以自愿和需求为本
D.强调学生个性需要
答案:C
小组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中运用普遍又颇有成效的方法,它比较适合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在学校开展小组辅导应注意两大原则:①按需开展。小组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建立在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即学生有需要才开展相关的服务,否则小组就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效果。②自愿原则。学校小组工作要遵循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原则,不能硬性强迫参加。学生是否自愿参加,对于小组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
47.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运用抗逆力理论设计服务方案,将服务重点聚焦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小李的服务方案强调抗逆力中的()因素。
A.效能
B.内在优势
C.乐观
D.外部支持
答案:A
从构成要素上看,抗逆力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部分组成。其中,效能因素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题中,小李将服务重点聚焦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属于效能因素。
48.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发现这所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不习惯,学习基础差、压力大,导致自我评价较低。为了提升这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社会工作者最宜开展的服务是( )。
A.提供学业发展辅导
B.开办情绪管理小组
C.提供生涯规划辅导
D.开办自我成长小组
答案:D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家庭生活困境的学生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①情感支持;②发展支持系统;③运用社会资源;④开发学生潜能。其中,发展支持系统是指学校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把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组成互助或成长小组,让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D项属于发展支持系统,通过相互支持、学习,解决学习基础差、压力大的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49.小芳原来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自初中以来,她每天上课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下课后也是独来独往,有时甚至不来上课,成绩直线下降。社会工作者初步预估后发现,一年前小芳父母离了婚,母亲在外地打工,将小芳交给年迈的外婆照顾。社会工作者与班主任沟通了小芳的情况,请班主任照顾小芳的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小芳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 )的方法增强小芳的抗逆力。
A.教授生活技能
B.提供关怀与支持
C.提出高期望
D.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答案:B
培养学生抗逆力的操作性方法包括六个步骤:①促进亲社会联结;②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和规范;③教授生活技能;④提供关怀与支持;⑤建立和表达高期望;⑥提供机会,促进参与。步骤①到③为缓解环境中的危机因素,步骤④到⑥为建立青少年的抗逆力。其中,关怀与支持是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缺少关怀的人几乎不能克服逆境。关怀不只是亲人才能提供,老师、邻居、社会工作者、同辈伙伴,甚至宠物都可以提供。题中,请班主任照顾小芳的学习和生活运用了提供关怀与支持的方法。
50.某老旧小区失业、低保人员较多,便民设施缺乏,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的具体情况后,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和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的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社区工作方法是( )。
A.地区发展
B.社会策划
C.社会行动
D.社会倡导
答案:B
社区工作的模式有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等。在开展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法。其中社会策划强调解决社区内部的实质性问题,比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住房、精神健康、停车难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分析了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社区反贫困的工作目标后,就可以鼓励居民,尤其是救助对象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社区的资源有限,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协商并利用驻社区单位的资源,制订相关方案。题中,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的具体情况后,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和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的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是一个成功的社会策划。
51.某社区在改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当地政府与受此影响的居民一起商讨改造计划。居民的这种社区参与形式是( )。
A.咨询
B.协商
C.告知
D.共同行动
答案:D
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共有五个方面,即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居民自治。其中,共同行动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由大家共同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分配任务,让大家共同分担执行责任,形成分工与合作。题中,当地政府与受影响居民一起商讨改造计划是共同行动的社区参与形式。
52.甲社区流动儿童较多,放学后回到社区无人照看,危险频出,居民反映强烈。与甲社区相邻的乙社区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具有丰富的流动儿童服务经验,但没有开展服务的场地。于是,甲社区与乙社区协商并达成合作协议,由甲社区提供场地和配套经费,由乙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课后辅导服务。本案例中的资源连接方式属于( )。
A.资源共享
B.资源协调
C.资源整合
D.资源流通
答案:A
社区资源的连接方式有:①资源整合;②资源共享;③资源流通。其中,资源共享是指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资源的种类不同,如一个社区有丰富的场地资源,另一个社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了改善社区的环境和促进社区的发展,相邻的社区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自己的目的。题中,调动甲社区的场地和经费,又调动乙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来开展社区课后辅导服务,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属于资源共享。
53.社会工作者小王受区妇联委托,在其服务的社区开展受虐妇女的服务需求调查。受虐妇女们受到“家丑不能外扬”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最初不愿接受小王的访谈。在小王的关心、支持和不懈努力下,受虐妇女们终于敞开心扉,讲述她们的受虐经历和应对策略。受虐妇女们的讲述反映了她们的( )。
A.表达性的需求
B.比较性的需求
C.感觉性的需求
D.规范性的需求
答案:C
社区需求分析主要有四种类型:①感觉性需求,是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②表达性需求,是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③规范性需求,是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④比较性需求,是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要。题中,受虐妇女将她们的受虐经历和应对策略用语言表达出来,属于感觉性需求。
54.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中空巢和独居老人较多的现象,为这些老人建立互助网络。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建立社区老人支持小组
B.动员医生上门为老人义诊
C.动员老人的亲友经常探望老人
D.联系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答案:A
互助网络是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或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促进他们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援。具体做法是社区社会工作者为那些有共同问题、相同背景、兴趣的服务对象建立起朋辈支持小组或互助小组,加强同伴之间的支持,促进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空巢和独居老人生活上具有相同的问题,所以社会工作者将其组织起来,建立社区老人支持小组,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5.某古镇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古镇风貌,当地政府准备对古镇及周边地区重新规划。涉及古镇部分居民搬迁的新规划草案公布后,人们议论纷纷,很多居民因在古镇上做生意而不愿搬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组织志愿者帮助居民完成搬迁
B.邀请邻近社区居民介绍搬迁经验
C.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召开居民代表恳谈会
D.大力宣传保护古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C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包括:①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②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③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其中,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是指通过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唤醒居民对社区问题的 )。
A.开展公民权益知识讲座
B.为社区居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C.分析问题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D.在社区宣传栏张贴社区卫生公约
答案:A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包括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和发展式教育。其中,控制式教育是指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AD两项均属于宣传教育的手段,但是开展现场讲座比宣传栏张贴公约的效果更直接,更容易引起注意,是最适宜的做法。
57.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社会公众对其具体含义以及有效预防知识知之甚少,为此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展板和单页的形式在社区中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 )方法。
A.健康宣传
B.慢性病管理
C.健康管理
D.传染病预防
答案:A
健康宣传不仅包括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健康理念,同时还包括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组织和实施。健康理念的普及宣传是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公众传播健康理念,使人们树立健康的意识,从而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借助这一方法,可以降低或者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和卫生法律的意识。题中,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展板和单页的形式在社区中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运用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健康宣传方法。
58.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处理医患关系纠纷时,扮演的角色是( )。
A.倡导者
B.调解者
C.服务者
D.支持者
答案:B
尽管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团队的一员,但其专业价值的要求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患者服务,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因此,由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处理医患关系,这样的安排更加恰当,更能保证患者利益。
59.张大爷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最近病情恶化。一周来,张大爷总抱怨老伴做的饭菜不好吃,还生气地把食物扔到地上。张大爷十分担心自己的病情,夜不能寐,总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能死”。对此情形,社会工作者最宜采用的做法是( )。
A.建议家人给张大爷服用镇静类药物
B.建议家人让张大爷尽早进重症监护室
C.开展家庭治疗,改善张大爷的家庭关系
D.协助家人了解张大爷的想法,实现其未了心愿
答案:D
一旦患者进入临终关怀程序,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痛苦。临终患者的基本需求是不能忽视的,这些基本需求包括满足临终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满足,即临终患者由于对死亡的不同认识,会有发怒、恐惧、焦虑、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反应,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临终患者做心理抚慰,满足患者未了的心愿。题中,张大爷面对死亡产生了发怒、焦虑、悲伤等情绪反应,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张大爷进行心理抚慰,协助家人实现张大爷的未了心愿。
60.脑瘫患者小王的父母年事已高,在照顾小王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的下列做法中,能够直接缓解小王父母照顾压力的是( )。
A.联系社区照顾机构协助照顾小王
B.联系治疗师对小王父母进行家庭治疗
C.向小王父母提供正确照顾小王的方法
D.邀请小王父母参加脑瘫患者家庭支持小组
答案:B
家庭治疗是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给予辅导和支持的内容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联系家庭治疗师,通过治疗师的辅导和治疗,消除或者减轻家庭成员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冲突。题中,小李联系治疗师对小王父母进行家庭治疗,能够直接缓解小王父母的照顾压力。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l/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