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泰辞典之九十六妊娠期心脏病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妊娠期心脏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妊娠之前就存在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脏病少见;第二类是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

1.心力衰竭心脏病

患者若原来心功能已受损或勉强代偿,可因妊娠而进一步使心功能代偿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心功能不全表现为:

(1)肺充血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患者气急、劳累后更甚,两肺基底部有细湿啰音。X线检查示间质水肿。

(2)急性肺水肿多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由于高血容量使肺动脉压增高所致。患者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咳嗽,咯泡沫样痰或血,两肺散在哮鸣音或湿啰音。

(3)右心衰竭常见于年龄较大、心脏扩大较显著、有心房颤动者,平时即有劳动力减退,或曾有心衰史。在先心病孕妇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常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瓣狭窄和法洛四联症。由于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也多表现为右心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则可因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表现左心衰竭。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3.缺氧及发绀

发绀型先心病病人,平时就有缺氧及发绀,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孕妇,若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4.栓塞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淤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1.终止妊娠的指征

原有心脏病的妇女能否耐受妊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心脏病的种类、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有无并发症等。在评估心脏病孕妇耐受妊娠的能力时,既需慎重考虑妊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而危及生命,也要避免过多顾虑,致使能胜任者丧失生育机会。凡有下列情况者,一般不适宜妊娠,应及早终止。

(1)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Ⅲ级以上,或曾有心衰史。

(2)风心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慢性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近期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

(3)先心病有明显发绀或肺动脉高压。

(4)合并其他较严重的疾病,如肾炎、重度高血压、肺结核等。但如妊娠已超过3个月,一般不考虑终止妊娠,因对有病心脏来说,此时终止妊娠其危险性不亚于继续妊娠。如已发生心力衰竭,则仍以适时终止妊娠为宜。

2.继续妊娠的监护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孕妇的致命伤。因此,加强孕期监护的目的在于预防心力衰竭,而具体措施可概括为减轻心脏负担与提高心脏代偿功能两项。

(1)减轻心脏负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时间,每日至少保证睡眠10~12小时。尽量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心搏出量及保持回心血量的稳定。②保持精神愉悦,避免情绪激动。③进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3~5克,以防水肿。合理营养,控制体重的增加速度,每周不超过0.5千克,整个孕期不超过10千克。④消除损害心功能的各种因素,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尤其是B1)缺乏、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⑤如需输血,多次小量(~ml);如需补液,限制在~ml/d,滴速10~15滴/分钟。

(2)提高心脏代偿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心血管手术病情较重、心功能Ⅲ~Ⅳ级、手术不复杂、麻醉要求不高者可在妊娠3~4个月时进行。紧急的二尖瓣分离术(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在产前施行。未闭动脉导管患病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或有动脉导管感染时,有手术指征。②洋地黄化心脏病孕妇若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需洋地黄治疗,因为此时应用洋地黄不起作用。况且孕期应用洋地黄不能保证产时不发生心力衰竭,一旦发生反应而造成当时加用药物困难。再者,迅速洋地黄化可在几分钟内发挥效应,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难及时控制早期心力衰竭。因此,通常仅在出现心力衰竭先兆或早期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者妊娠28~32周时(即孕期血流动力学负荷高峰之前)应用洋地黄。由于孕妇对洋地黄的耐受性较差,易于中毒,故宜选用快速制剂,如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或毒毛花苷K毒(毒毛旋花子甙K)。维持治疗则选用排泄较快的地高辛,一般用至产后4~6周血循环恢复正常为止。

此外,心功能Ⅰ级、Ⅱ级的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20周以前至少每2周由心内科、产科医师检查一次,以后每周一次,必要时进行家庭随访。除观察产科情况外,主要了解心脏代偿功能及各种症状,定期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利对病情作出全面估计,发现异常。有心力衰竭先兆,立即住院治疗。预产期前2周入院待产,既能获充分休息,也便于检查观察。凡心功能Ⅲ级或有心力衰竭者应住院治疗,并留院等待分娩。

3.分娩期与产褥期的处理

(1)分娩方式的选择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心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①剖宫产剖宫产可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从而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疲劳和疼痛等引起的心脏负荷。②阴道分娩心功能Ⅰ~Ⅱ级者,除非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经阴道分娩。心脏病孕妇的平均产程和正常孕妇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必须由专人负责,密切监护。

(2)产褥期处理要点由于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护,患者多能顺利过关。但是,若放松产褥期监护,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据统计,75%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发生于产褥早期。①继续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以杜绝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②曾有心力衰竭的产妇,应继续服用强心药物。③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以及子宫缩复与出血情况。④产后卧床休息24~72小时,重症心脏病产妇应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并吸氧。如无心力衰竭表现,鼓励早期起床活动。有心力衰竭者,则卧床休息,期间应多活动下肢,以防血栓性静脉炎。⑤心功能Ⅲ级以上的产妇,产后不授乳。哺乳增加机体代谢与液量需要,可使病情加重。⑥产后至少住院观察2周,待心功能好转后始可出院。出院后仍需充分休息,限制活动量。严格避孕。

4.心力衰竭的诊治

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发生基础。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心脏的影响来看,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天,是心脏病患者最危险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1)早期诊断心脏代偿功能的分级亦即心力衰竭的分度:心功能Ⅱ级=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重度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为: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倦怠,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气急,睡眠中气短、憋醒和(或)头部须垫高,肝区胀痛,下肢水肿。早期体征有:休息时,心率次/分,呼吸24次/分,颈静脉搏动增强,肺底湿啰音,交替脉,舒张期奔马律,尿量减少及体重增加。心电图V1P波终末向量阳性。胸部连续摄片(立位)显示两肺中上野的肺静脉纹理增粗。

(2)治疗原则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与非妊娠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类同。①强心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以改善心肌状况。奏效后改服排泄较快的地高辛维持。孕妇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较差,需密切观察有无毒性症状出现。②利尿作用是降低循环血容量及减轻肺水肿。可重复使用,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③扩血管心力衰竭时,多有外周血管收缩增强,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应用扩血管药可起“内放血”作用。④镇静小剂量吗啡稀释后静脉注射,不仅有镇静、止痛、抑制过度兴奋的呼吸中枢及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而且可抗心律失常。常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抢救。⑤减少回心静脉血量用止血带加压四肢,每隔5分钟轮流松解一个肢体。半卧位且双足下垂可起相同作用。⑥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由心力衰竭所致,亦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严重者应及时纠正。

6年,中国中医协会公开了一种治疗妊娠期心脏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黄连,檀香,茶树根,糖芥,盐麸叶,野木瓜,百合花,枇杷,玳玳花,葡萄,珍珠母,柴胡,葛根,香茅,海蜇和鹿茸;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强心利尿,安胎宁心,清热解毒,活血理气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能够改善机体内外环境,从而预防与治疗妊娠期心脏病的各种症状,适于妊娠期心脏病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l/74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