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时表现很明显,患者除了按时服药外,还要做好这

不少中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高血脂、肥胖或超重等都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心脏功能减弱等,严重时可诱发左心室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

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1、胸闷气短

心脏供血不足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胸闷气短,爬几层楼后就上气不接下气,心跳速度加快,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而使得心脏功能减弱造成的。若出现阵发性胸口疼痛、全身疲乏无力等,提示病情进一步恶化。

2、乏力和心悸等

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常常出现全身乏力感和心悸,运动几分钟后就气喘吁吁和呼吸困难,能明显感觉到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心脏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心绞痛症状,左前胸壁有压榨性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手臂。

3、心源性休克

心脏供血不足可损害心脏和全身各个部位,使得器官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下降,甚至造成左心室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心脏供血不足怎么办?

1、服用药物

心脏供血不足急性期应第一时间解除缺血状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等,能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服用降压药来降低心脏负荷,服用B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减慢心跳速度,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耗氧量。严重心肌缺血发作时,需服用复合剂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2、多注意休息

心脏供血不足发作时应停止一切活动,多卧床休息,调整好心态,及时消除紧张和激动的不良情绪;保持居住房间空气流通,有条件的话给予吸氧,这样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3、控制高危因素

控制会诱发心脏供血不足的一切高危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等,必须戒烟戒酒;保持平和和愉悦心情,避免大喜大悲;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等,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积极治疗会使得心肌缺血加重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衰竭、低血压以及发热等。

4、调整饮食

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远离高糖分、高盐和高脂肪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各种肥肉以及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每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不可暴饮暴食。

温馨提示

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运动量不能太大,以免增加心脏所承受的负担。保证居住场所和外界良好畅通,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通风,这样能改善缺氧状态。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药物,医院做复查。必须戒烟戒酒,保持规律运动,保证有足够睡眠,不可熬夜。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80毫汞柱以下,同时应积极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血脂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y/11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