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和外科手术在预防心脏病发作方面并不比

编译

科学猫头鹰

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新研究(ISCHEMIA)表明,对于数百万患有稳定心脏病的美国人来说,诸如置入支架和搭桥手术之类的普通心脏手术并不比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在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死亡方面更有优势。

心脏科医师通常使用侵入性措施,例如插入支架以打开阻塞的动脉或搭桥手术以重新引导血液绕过阻塞的动脉。ISCHEMIA研究的结果于周六在美国心脏协会的年会上揭晓,发现这些程序不比药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有效地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死亡。

这项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资助的研究报告指明,与单纯的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相比,经历频繁的心绞痛或胸痛的人在进行支架或搭桥手术后可更大程度地减轻痛苦。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心脏病专家丹尼尔·穆尼兹(DanielMu?oz)表示,这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为心脏病医生采取保守方法治疗数百万患有中度心脏病的美国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延伸阅读

健康的胖子?不存在的

尽管大家都知道,肥胖是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头号诱因,但仍不断地有一些研究指出,这个世界对胖子过分苛刻了,稍胖的人有可能比正常体重的人群更健康。一部分BMI(身体质量指数,数值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超标的人手握体检单,骄傲地宣称:“我是一个健康的胖子!”甚至还有研究认为,脂肪对心脏和心血管具有“保护性”。

“如果研究证实肥胖人群能活得更久,那我为什么要费力减肥呢?”先别着急下结论!近年来,新的研究纷纷给出了新的证据,一次又一次将这种“美梦”击碎。纽约大学在PloSOn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过去的研究往往忽略了疾病(尤其是严重疾病的晚期)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这一事实,从而低估了肥胖对患病风险的影响(即,更多地将严重疾病与体重正常的人群关联起来,而事实上,这些疾病应该是发生在肥胖人群身上的)。因此,新的研究将新近被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非重症或死亡人群——列为调查对象。研究使用的是一项始于年、由密歇根大学进行的美国5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全国性纵向调查,超过3万人有相应的医疗保险声明数据可追溯。

研究人员专注于特定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心肌梗塞(心脏病发作)、慢性心力衰竭、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在进行流行性疾病调查时,研究人员使用个人目前的体重;而在研究特定疾病发病率时,他们使用个体诊断前的体重。

在那些流行性疾病调查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个强大而显著的肥胖悖论,与早先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肥胖I级人群(BMI值为30-34.9)的死亡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低18%至36%。这样的数据看起来似乎胖子比正常体重的人群更为健康。然而使用相同的数据集时,在心血管发病率方面,并没有发现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另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表的文章,对10个大型研究中个多年随访的个体数据进行了调查(包括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以及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数据)。结果发现,40-59岁的超重男性人群,患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因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竟比正常体重的男性高21%,肥胖男性比正常体重的男性更是高出了67%;超重女性和肥胖女性人群分别比正常体重女性发病率高出32%和85%。另一方面,正常体重的中年男性与超重男性平均寿命无显著差异,但比肥胖男性长1.9年;正常体重的中年女性比超重女性平均寿命长1.4年,比肥胖女性长3.4年。

《欧洲心脏杂志》此前发表的一项可能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群体研究,包括-年开始参加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的,名欧洲白人后裔成年人,他们在参加研究计划时均为身体健康。年的追踪数据表明,BMI数值在22-23之间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BMI超过22时,女性每增加5.2、男性每增加4.3,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3%。此外,与腰围为74厘米的女性和83厘米的男性相比,女性腰围每增加12.6厘米、男性腰围每增加11.4厘米,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6%和10%。

回到前文所述的“肥胖悖论”上。在癌症患者中,超重与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较低,而癌症及其治疗方案往往又会导致不健康的体重减轻。此外,许多因素也会混淆研究结果,比如吸烟者往往因为食欲受到影响而体重较轻。因此总体来看,“肥胖反而有利于健康”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过高体脂,特别是囤积在腹部周围的脂肪,绝对会大大增加患恶性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类疾病。

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管住嘴、迈开腿,似乎也没什么借口了,快快去户外活动起来吧。

SCIENCEOWLS

公益科普,感谢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y/6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