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病日,演艺界人士呼吁大众做心脏

心脏健康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下医疗的一个热点。恰逢世界心脏病日,长三角健康中国“心”行动正式启动,演艺界人士纷纷支持,以身作则,要做“心脏英雄”。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病日,时值国庆70周年前夕,一场以爱为名、抱诚守“心”主题活动在上海医院开展。

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专科分会、医院、上海浦东番茄树心脏健康关爱中心等共同发起的长三角健康中国“心”行动正式启动,将联合长三医院、专家及组织共同开展心脏健康科普传播与公益活动。同时,此次主题行动的“拳头项目”——医院医联体党建品牌“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也将正式启动。

早发现、早干预,“心脏健康”理念提上议程

据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万、冠心病患者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当天启动仪式上,著名心脏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表示。这也是他在当天仪式上,发起“心脏英雄”承诺活动的初衷。

“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创始人范慧敏

“心肌是我们身体中最少再生的组织之一,这意味着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它也无法再自我修复。”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心衰专科范慧敏主任是“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的创始人,在启动仪式上,他带来了一个新鲜出炉的小程序,作为项目的启动预热——十年心脏猝死风险AI评估,普通人可以通过输入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就诊经历家族史、生活饮食习惯等,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心脏风险。这是范慧敏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脏健康评估和China-Par模型,与行业内大咖几度交流沟通,最终确定的问卷形式的风险评估。

范慧敏提到“番茄树”想法来源,正是他接诊的一个又一个忽视心脏疾病前期防治、后期康复的“反面教材”。“心脏的警钟有时候敲的很迟,迟到你发现它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他举了一个新近发生的例子,一位51岁的中年人,冠心病做完支架手术后,认为自己已经康复,医院给出的康复评估和后续随访建议,结果在一周后发生猝死。

从早筛到康复,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心脏健康管理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提出加强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健康管理,开展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分层是重要基础。而“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的启动,正是想要开展心血管疾病“第一杀手”——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干预与综合康复管理,建立健康与医疗之间的有效链接,弥补裂隙,形成全程、全方位心脏健康管理闭环,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我们想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11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