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怎样锻炼欧洲心脏病学会推出运动指南

#百里挑一#

肥胖和静坐的生活方式,给健康带来损害,而规律运动,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问题是,如果1个人,已经患有慢性疾病,应该如何安排运动呢?为了解答这类问题,欧洲心脏病学会,近日发布了首份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运动指南。咱们现在就来解读其中的要点。

运动指南,首先从安全角度给出建议,因为,心脏猝死是运动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没有及时发现的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室性心律失常,这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参与运动之前,应该先做心血管疾病的筛查,重点是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为了保障运动安全,对于年轻人来讲,主要检查心脏结构和电生理异常,包括心肌病、离子通道疾病、冠状动脉异常等。没有症状的成年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时需要注意,运动试验筛查,假阳性率较高,也无法准确预测心脏缺血。因此,运动试验或心肺功能检查,虽然可以评估整体的心血管情况,但是,对于运动类型及强度安排,仍然需要坚持个体化原则,就是说,运动不能跟风,而是要依照身体能力,量力而行。

对于健康成人,指南推荐每周至少进行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也可以进行2种运动的等效组合。同时,建议将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逐渐增加到每周分钟,或者是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分钟。但是,久坐或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者,参加高强度运动前,应该进行专业评估。比如,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可以考虑先进行功能成像、冠状动脉CT、颈动脉或股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心血管功能后,再参加运动。

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运动5到7天,可降低收缩压7mmHg,舒张压5mmHg。此外,建议每周3天进行力量锻炼。但是,收缩压超过mmHg,则需要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再开始运动。还要注意,使用相关药物的影响,比如,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或降低有氧运动能力,应该避免参加竞技运动,只进行技巧运动。

血脂异常的患者,指南建议每周进行分钟到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者每天运动30到60分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建议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比如每天至少30分钟的快走,同时,每天可以进行15分钟的力量训练,或者通过柔韧性和平衡运动进行补充。如果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建议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同时,还应该进行中等或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这样,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对于冠心病患者,指南认为,如果属于无症状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过功能成像或运动负荷试验检查,没有诱导出心肌缺血,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参与所有类型的运动。对于做过搭桥手术的患者,运动试验不能诱发缺血或心律失常者,可以参加休闲运动,否则,不建议参加运动。此外,如果存在心肌肥厚,有相关症状、心脏骤停史、不明原因晕厥、运动引起血压反应异常或心律失常等人群,不推荐进行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运动。急性心肌炎,发病后的3到6个月,不推荐参加中等或高强度锻炼。慢性肾病患者,推荐进行低度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及抗阻训练,或者柔韧性训练,但是,如果存在电解质异常、心电图可疑等,则不建议进行锻炼。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120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