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冠心病,不想做支架不想做搭桥,可以
确诊冠心病该怎么治疗?不想装支架、不想做搭桥手术,可以吗?中医不靠手术真的能治疗冠心病吗?
解答这些疑惑,关键是要正确认识。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之脏,它的每一次跳动都供给气血营养在身体内的流动,但是,冠心病的出现,却会打断心脏的正常工作。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是心脏上的大血管,当血液中存在垃圾、凝聚斑块时,血管会逐渐堵塞、变硬、狭窄,血液运行就很困难。
由于气血运行的不畅,人体器官就会出现缺血、缺营养,出现闷痛、喘不上气、心慌、心悸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失去心脏的跳动。
支架手术、搭桥手术,这是现在很多冠心病患者面临的治疗选择,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干预撑起狭窄的血管,或者使血液绕过狭窄地带、开辟新路继续工作。
这类手术在冠心病患者的急救、延续生命上,占据很大地位。
但是,一经发现血管狭窄就需要做手术吗?
其实不然。
首先,这些干预手术并不简单,花费也是要上万元了,而且撑起一处狭窄,还会有另一处,开辟的新路也可能继续狭窄。
除非病情危急的患者,过多的手术干预治疗对身体也是伤害。手术虽然是一种治疗手段,但是立足于稳定身体状态,并没有治到病根。
因此,在病情稳定期,从病根治理才是更重要的治疗方式。
病根到底在哪?
中医对于现代血管狭窄的溯源研究,认为是:心血瘀阻,也就是血脉的痹阻不通。
这要如何解决?
就是要将血脉中的淤堵的垃圾、斑块给清理掉,恢复气血的正常工作。
再具体的,清理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这方面就要更针对性的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症状表现进行逐一分析、逐个攻破。
不过,既要跟大家讲中医如何治疗冠心病患者,我就不能啥也不说,今天就简单的围绕致病的三个大类,跟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应对的。
一、寒凝致血瘀,首要先散寒。
“寒”是自然界中常存在的,但却不能让寒气在我们身体中长存。
就像进入冬天后,河的流速会减慢、冻结,寒气在身体内存在久了,气血的运行也会消极起来,慢慢的便会凝聚成瘀。
会表现出心胸疼痛,晚间病情可能加重,舌质暗紫、有瘀斑。
在治疗上,需要温通血脉、驱散寒气,达到活血通络。
在如何祛寒这方面,中医的研究可是历史悠久,小方子不少,张仲景便有一个,是临床治疗病根在寒的冠心病基础方。
二、气滞使血瘀,理气不能少。
“气”是中医理论中非常独特、重要的一环,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因为气不顺、气不足,使得血液缺少了前行的动力,渐生淤堵。
患者会表现出胸闷胀满,情志不顺时,病情更是加重。
要保证气机的通畅,就离不开肝的功能,因此,在治疗上我们就需要疏肝理气、以达到活血通络,可以参考进行加减。
三、痰凝促血瘀,多方要合作。
痰凝的问题,是各类瘀血中非常复杂的一种,通常是湿气在身体内长期积累、发展的,也可能是寒、气等多方问题一同发作的结果。
在患者身上会表现出胸部闷痛、多痰、容易气短、身体沉重、大便比较粘等情况。
在此证的治疗上,便需要燥湿、通气、化痰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此时可用为基础方,达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目的。
从病根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利用人体的自我调理,稳定健康状态,从而不依赖支架、搭桥等手术干预。
总的来说,中医对冠心病的调理,通过运用前人的优秀成果,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能很好的维护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1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