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ldquo疫rdquo云诊断
在本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老年人占1/3,40%合并心血管疾病;在死亡人群中,老年人占80%,75%合并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占其中的27%。心脏病患者是高危人群吗?下面,我们就听专家来聊一聊。
主讲嘉宾:汤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曾经在澳大利亚Alfred医院心脏中心和Baker心脏研究所研修学习。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急诊抢救,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肺心病、风心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病等临床诊治,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抢救。
心脏病患者是高危人群吗?汤涌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高,说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这部分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且一旦感染风险也更高。一些新冠肺炎病例直接死亡的原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引发的循环衰竭。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引起气血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无氧酵解和氧自由基,增加炎症和应激反应,引起心肌毒性作用和微循环障碍,促进血管紧张素作用增加和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更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入侵人体之后并未止步于“肺炎”,心脏、肾、食道等脏器也可能被其侵袭。新冠病毒与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是“近亲”,它们侵入人体的路径如出一辙,即同样借助一种名为“ACE2”的酶打开防护“开关”。它们的病理特征也极为相似,即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征,表现在肺内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目前新冠肺炎患者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解剖初步结果来看,总体上肺部纤维化不显著。相较于SARS病毒,新冠病毒毒性要弱些,其与机体相容性可能更好,则更容易在机体内存活,传染性要强,传染更隐秘。
医院复诊?汤涌说:对于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普通人群来说,有两方面尤为重要:第一、在特殊时期决不能放松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第二,心血管疾病患者相较普通群众更要注意新冠肺炎的防控和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类三高人群更应该加强自我管理,早中晚定期监测血压,维持血压在/90mmHg以下,按时规律服药;规律服药很重要,千万不要血压高了吃药,不高就不吃,也不能觉得虽然血压高,但自己没感觉没症状就不当回事。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高血压对心、脑、肾的损害是持续的,不要等到脑梗、心梗、脑出血、肾衰等这些严重并发症出现了才追悔莫及。在家里依然要管住嘴、迈开腿,少盐少油少糖,低脂饮食,控制好三高,减少冠心病发生,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院就新冠病毒对心脏的影响发布公告,指出心血管病患者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并建议继续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等稳定斑块,提供心脏保护。在某些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细胞因子风暴的反应,再加上无法给身体其他部分供氧,会导致多器官衰竭。而肺部以外的并发症可能与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
疫情高峰期,大家医院!若出现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症,就医前应做好万全防护、医院就诊时间,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居家期间应该注意什么?汤涌说:按照以往,心血管科医师更倾向于告诫大家要提前防治心血管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但现在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大家不敢出门了,医院!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要用一个医学概念:危险分层;简单的解释就是,对于同一疾病的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的冠心病防治,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策略,分出轻重缓急。
根据欧洲年最新提出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冠心病的急症,也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心肌梗死,即便是特殊时期也不能忽视,及时拨打医院胸痛中心就诊。一旦出现持续的、剧烈的、不能缓解的缺血性胸痛,或者与活动相关的胸痛,且持续时间不但延长,频率不断增加,疼痛程度不断加重,医院就医。对于慢性冠脉综合征和有危险因素的普通人群,需要做的就是改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做好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就可以了,医院。
合并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接触史的胸痛患者要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要本着就近原则到最近的胸痛中心就诊,就诊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带好口罩,减少就诊及转运途中的感染风险。如果不是以上所说的急性胸痛患者,而是已经确诊的没有症状或者症状相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比如做过冠脉造影发现冠脉血管有狭窄,但不严重,不用放支架,或者放了支架,做了搭桥手术,冠脉狭窄已经解决的患者,若无胸痛症状或者症状稳定是可以在家医院就诊的。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最重要的是规律服药,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私自停药和更改用药剂量是很危险的,可能诱发心血管急症乃至猝死。非常重要,且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家中的药物吃完了也不能停药,这种情况还是要去门诊取药。和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为了减少感染,医院的频率,医保政策调整后门诊一次可以取两个月的药,当然就诊过程中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
中医院也都在积极推进网上诊疗工作,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进行网上咨询。医院医院就诊平台,进行在线免费医疗咨询公益活动。对于慢性、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减少外出就诊,可以避免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除了吃药以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冠心病患者及普通人群预防冠心病也十分重要,这就包括戒烟、限酒乃至戒酒,积极运动和控制体重。在家也能多运动,做做家务,家人互动交流,适当活动手脚,既锻炼了身体,也改善了家庭环境。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有什么预防措施?汤涌说:对于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任何感染都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或者心源性猝死。既往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感染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加强防护避免感染,做好以下措施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1)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密闭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接触距离1米。
(2)勤洗手,戴口罩、出外回家、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4)保持适当的运动,以自己的舒适度为主。
(5)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吃熟食,做到8分饱,不要暴饮暴食。
(6)保持平时规律的治疗方案,不要随意停用长期服用的药物。
(7)监测症状、血压、血糖、心率和身体的变化,提高警惕的同时还要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保护自身不被感染,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让我们携手并进、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
来源︱南京晨报乔医生
编辑︱新闻宣传办
投稿邮箱︱njeyxwxcbgs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