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部说清楚,关于心脏外科手术和瓣膜置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我是年8月份的医院被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当时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我的二尖瓣瓣口只有1.0,严重狭窄,闭合不全,且还有重度返流外加房颤。医院的医生直接给我开了转院证明,建议医院看心外科的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我在没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之前,对心脏病这一领域的医学知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什么二尖瓣、返流、狭窄、闭合不全、瓣膜等这些名词更是闻所未闻。在去上海看医生之前,我在网上做了大量的功课,医院接受治疗。

我提医院一位复旦医学院副教授的专家号后,并医院附近找了个酒店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起床,去医院门诊大楼那边排队等候取号看病。医院的时候,我真的被门诊大厅里那乌怏怏人头攒动的场面给震惊了,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看病难。

早上9点半的时候,终于轮到我就诊了,那位副教授看了我从昆山带去的心脏彩超报告后,建议我尽快做手术,他说我的二尖瓣瓣口严重狭窄,患的又是风湿性心脏病,而且还有房颤,手术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还得趁早做,拖久了会更麻烦。

当时副教授给出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做扩张术,这个属于保守治疗,二是做瓣膜置换手术,无论我选择哪一种,都需要开胸,保守治疗的扩张术到底能维持多久,医生自己也说不好,只能说效果因人而异,几个月或者三五年都有可能。

经过慎重考虑后,我决定做瓣膜置换手术,医生告诉我,二尖瓣瓣膜又分为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机械瓣膜使用年限长,但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后续比较麻烦,生物瓣膜虽然不用终身服用抗凝药,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生物瓣膜一般只能使用十多年,最多不超过十五年,就得重新更换,两种瓣膜各有优缺点。

医生说我只有只有36岁,太年轻了,建议我换机械瓣膜,毕竟机械瓣膜的使用年限要比生物瓣膜长太多了,如果我的身体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出现大的意外状况的话,这个机械瓣膜有可能一辈子都不用更换了。医生还说了,只有那些将来考虑要生宝宝的女人或者6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他们才会建议置换生物瓣膜。

说实话,我对瓣膜病不是很懂,但心里很清楚,那位副教授之所以这么说,一定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着想。所以我当时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选择置换机械瓣膜。

我做瓣膜置换的手术过程以及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遇到的不少坎坷曲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过多次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从当初做手术到现在,9年时间过去了,我的身体整体而言,还算不错,因为我手术前就有持续性的房颤,所以对我而言,这个房颤可能要伴随我一辈子了。我现在每天除了服用华法林之外,还要服用一粒琥珀倍他乐克缓释片,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报告单上永远都会写着房扑房颤,但我自己并没有感到哪里不舒服。

刚做完瓣膜置换手术那会儿,我是真的很不习惯,我这个人本来睡眠就浅,自从换了机械瓣膜后,晚上躺在床上睡觉,我能清晰地听到机械瓣膜开合的声音,像时钟的秒针嘀嗒嘀嗒,吵得我睡不着觉。那时候我睡觉之前,必须要在两只耳朵里塞上防噪音的耳塞,才能入睡。而且我刚做完手术那会儿,心跳一直比较快,且极不规律,口服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达龙,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告诉我,可达龙的副作用很大,不适合长期服用,帮我改成了琥珀倍他乐克缓释片,我这才停止服用可达龙了。

现在我每天的心跳还是很不规律,时快时慢,但每分钟的次数一直维持在七八十下左右,睡觉时也不用刻意塞防噪音耳塞了,虽然能听得见瓣膜开合的声音,但我已经习惯这种声音,能不受打扰安然入睡了。

医院测一下凝血值,一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确保心脏没啥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我和正常人一样,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上班时好好上班,休息时盯好女儿的学习,做好她的后勤保障。

如果我不是有年拔智齿与年做骨折手术的经历,我会认为换机械瓣膜也挺好的,至少不用担心使用年限的问题,更不用害怕随着岁月的流逝,去医院再做一次换瓣手术。

年的时候,我因为牙齿痛了很长时间,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只好医院看口腔科的医生。当时门诊的医生让我拍了全景片后,本来已经准备动手给我拔智齿了,再得知我做过心脏手术,且一直在服用抗凝药后,医生当场给我开了转院证明,建议我医院看医生,说像我这种情况,拔牙前必须要提前一天停止服用抗凝药,在心电监护下才能拔牙,上海九院的医生在这方面更专业。

为了拔两边的智齿,我跑了三趟上海,医院附近找酒店住上一晚上,又是请假又是坐高铁的,再加上拔牙前又多做了一个心脏彩超检查,拔牙的过程中,多了一个医生看心电监护仪,所以费用比普通患者高了很多。光拔这4颗智齿就花了我近7千块钱。如果不是因为我换了机械瓣膜,如果不是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我只要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医院,找个口腔科的医生就能轻松解决了,哪里需要这么麻烦,花费这么多的钱?

年11月份的时候,早上我骑电动车去公司上班,因为夜里下过雨,路面比较湿滑,我在避让一辆左转弯私家车的时候,由于刹车时用力过猛,人摔倒在地的同时,电瓶车也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右腿上,胫腓骨当场就骨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救护车把我送医院后,医院的骨科医生本来也是准备立即给我做手术的,得知我在服用抗凝药后,和几年前口腔科的医生一样,也是立即暂停了手术,改成了对我进行牵引治疗,嘱咐我停服一个星期的抗凝药,改成每天注射肝素,等我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值后,再进行手术。改成每天注射肝素。

骨折的病友如果做过牵引治疗的话,一定对那种受刑般的痛苦记忆尤深,关键是我这个受刑时间不是两三天,而是整整一个星期。所谓的牵引就是医生用一根很长很粗的不锈钢钉子直接从我受伤的右腿脚踝处穿通之后,再在钢钉的两端挂上一个很重的砝码,将固定好的右腿垫高后,让我一直保持伸直的状态,脚尖朝向天花板,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不能向左右两侧倾斜。吃喝拉撒睡觉都只能躺在病床上解决,这不是上刑是什么?现在回头想想,我都挺佩服我自己的,一个星期居然也熬过来了。做牵引这些多出来的治疗,完全跟我换机械瓣膜,服用抗凝药有关,若非如此,我的骨折手术早就做完了,也没必要多受那些罪。

医院做手术的时候,认识了另外一个病友,他和我一样,也是风湿性心脏病,也是做了瓣膜置换手术,做手术的时候这位病友刚刚过了50岁。当时主治医生也是建议他换机械瓣膜的,但那位病友坚持要换生物瓣膜,他说他宁愿要有质量的生活,也不要终身服用抗凝药,不仅麻烦,简直就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再说了,10到15年之后,谁知道心脏医疗技术又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呢?说不定到时候早就有了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法了!

我无法说服那位病友,自己还差点被他说服了,后来还是考虑到自己才36岁,实在是太过于年轻,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换机械瓣膜。可自从有了拔智齿与骨折手术的经历后,我是真的有点后悔换机械瓣膜了,天天定时定量服用抗凝药,养成了习惯之后也还好说,每隔医院验一次血,那是真的麻烦,一旦凝血值偏高或者偏低,都得要重新调整剂量,再说了任何一种药只要是长期服用,肯定对肝和肾脏有影响。

我所在的一个瓣膜病友群里,很多人说现在换瓣膜也可以做微创手术了,创伤小,恢复快,从手术到出院一般不超过三天时间,花费可能会比传统的开胸手术贵一点,但也贵不到哪里去,主要是不像传统的开胸手术那么遭罪。那些病友还说了,就算前期换了生物瓣膜的病人瓣膜到了使用年限,出问题了,也还可以做瓣中瓣手术,听了群友们这么说之后,我真的后悔当初换机械瓣膜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可仅仅过了一天,我又在群里听到了另外一种说法,他们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是不能做修瓣膜复手术的,生物瓣膜患者被感染心肌炎的几率要比机械瓣膜高很多,而且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置换的生物瓣膜比那些没有患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使用年限要短。我不知道群友们说的这些观点有没有医学根据,但听了他们的讨论之后,我现在不再去想什么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的事情了,只想把自己的身体维护好,尽量让他少出问题,就算真的遇上啥毛病了,也只能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要不然还能怎样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jj/12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