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心脏搭桥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石英杰通讯员张小星)“原来开胸切口最小也要25厘米,现在的小切口方案最大只需要7厘米。”昨日,位于涿州医院特聘心血管外科专家赵海鹏告诉记者。古稀老人受心脏病困扰,因为开胸切口大存在安全风险,往往家人被迫放弃这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去年以来,该院采用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的方法已经成功完成24例,为不少老人解决了这个顾虑,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患者已经79岁。前不久,76岁的王大爷做完手术后,直接脱机拔管返回监护室,这在国内也不常见。
昨日,今年76岁的王大爷医院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恢复良好。据了解,前段时间,饱受冠心病折磨的王大爷心脏疼痛反复发作,得医院的搭桥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11月8日,他和家人商量后走上了手术台成功做完手术。“很多古稀老人有多种基础病,患者和家人特别担心开胸带来的风险。”赵主任告诉记者。
据介绍,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极高,传统冠状动脉搭桥术需要通过正中开胸才能顺利施行,切口需要25-30厘米,恢复时间长,部分肥胖、女性、高龄及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存在伤口愈合不佳的风险,因此虽然很多人了解开胸搭桥手术优越的通畅效果,却让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生恐惧。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采用微创的方法,手术入路放弃了原来正中开胸,劈开胸骨显露心脏,而是通过左侧前胸第四或第五肋间进胸。部分患者可以直接在手术室脱机,避免了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所造成的可能并发症。搭桥术后患者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更适合一些高龄及不愿意接受常规手术的特殊人群。每一台心血管外科手术的成功开展都是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功能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协作。
王大爷的手术是在左前胸壁切开约6厘米的切口,医生们在狭窄空间内,使用特制的牵开器、加长的持针器、镊子等器械进行了2小时的精准操作,顺利完成了乳内动脉到前降支的搭桥手术。以往患者术后需返回监护室待循环稳定数小时或数天后才能拔管,而王大爷与以往手术患者不同,在复苏观察室清醒后即拔除了气管插管,明显缩短了气管插管时间,有效避免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带来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这不但是该院首例心脏手术后直接脱机返回监护室的病例,在国内也不常见。
返回病区监护室后王大爷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便转入普通病房并下床活动。第四天王大爷康复出院,彻底摆脱了心绞痛的折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jj/1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