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最有用的一门课,被我糟蹋浪费了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98.html

今天这篇我要很严肃认真快速一气呵成地写一写。

我们来讨论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

没什么搞笑配图,但都是真正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的事情。

比如……

海姆利克急救法你们都听说过对吧,但是会操作吗?我其实知道这个已经很久了,但有了小孩之后才真的有兴趣点开那些相关文章仔细看看,即使看了也并不觉得和我自己很有关系。

癫痫发作什么样大家都知道吧,电视电影里都有的,也可能有些人亲眼看到过身边亲友的发作,但其实还有一些更隐蔽的表现也是癫痫,有些危险甚至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不太清楚。

如果身边亲友当着你面昏过去,怎么分辨是中暑还是低血糖还是心脏病,就算知道原因了,要立刻怎么护理,在抵达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对方,这些方式你都知道伐?

在迪士尼乐园或者其他公共设施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游玩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看到了就觉得很有安全感对吗?但如果真的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用到,具体又应该怎么用呢?

带小孩出去玩,万一孩子不小心摔一跤脑袋磕破血流满面样子吓人,这时你会吓得手脚瘫软还是立刻想到如何用身边可以拿到的物资来做紧急止血?

万一家里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怎么处理,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分辨起火原因类型以及相应的灭火方式,万一发生地震要怎么躲藏,办公大楼里哪些位置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这些你都知道伐?我曾经知道一些但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些我们可能觉得只存在于电影情节里面跟我们日常生活完全没关系的灾难和危险,即使看电影时也无法把自己代入其中去想象“如果换了我应该怎么求生”——比如核爆后怎样尽量减少辐射伤害,毒气攻击之下如何尽量保护呼吸系统……

今天会想到说这些,是因为最近我(又)受到了一次冲击。

简单来说,一位朋友来我们工作室作客时突发急病了。

当时的情景是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打开外卖饭盒准备坐下来吃东西,他突然眼睛发直,不停重复一个音节(可能是当时他想要说的那句话的第一个字),一个字重复了二三十遍那样,就像以前打口碟放到割口那里(不知道打口碟什么样的朋友们就想象一下网页视频卡住时不停重复同一幕的状态)。我们一开始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但当他重复同一个音节快十遍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迅速陷入了恐慌——是的,是猛然间感染了在场所有人的恐慌。人类的身体太精密和脆弱了,失控的瞬间太令人害怕了。

生病的朋友一边重复着那个音节,一边倒退几步,挨着墙壁瘫倒在地,浑身剧烈抽搐,肌肉僵直,呼吸不畅,手指缩拢在一起靠近胸口。他就这样靠在一位朋友怀里,那位抱着他的朋友一时不知要如何是好,只能握着他手试图把他放平在地面上。

另一位朋友第一时间拨打了,但紧张让她说不清地址,也无法向对面清楚描述病情,但还是承诺十分钟左右可以赶到——我们都不知道十分钟里会发生什么,只能尽量隐藏各自的恐惧,尽力祈祷他快好起来。

我脑子里快速地过了一遍有没有什么共同的朋友会认识他的家人,要赶紧告诉家人发生了什么,并且问到他有没有既往病史,方便医生判断。我花了几分钟联系了能帮忙的朋友,朋友又花了几分钟帮我找来了联系方式。

还有一位朋友,可能是我们之中相对冷静的,她还能冷静地打字搜索症状关键词来初步判断是什么疾病,以及在网上找到可以参考的急救处理方式。

那位在病人身边照顾他的朋友可能是我们之中压力最大的,他能清楚感觉到病人的抽搐程度渐渐变小、看到他嘴唇发黑,而他能做的只是随手拿起桌上能够到的一本杂志给病人扇扇风,并按照搜索急救方式的朋友的指导给病人按摩太阳穴。

幸运的是,病人很快就脸色恢复正常了,唇色渐渐恢复红润,眼睛也睁开了。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他已经可以坐起来了。

但他陷入了短暂的断片,不知道我们是谁,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也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躺在陌生房间的地板上,更记不起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他的家人说他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状况,这个经历对他本人来说也是第一次,清醒过来后只是有点头晕有点口渴。急救人员初步判断是癫痫,但医院进一步检查。他们还说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把他放平、开窗通风,症状持续五分钟以上就叫。

我们看了看打电话的时间和朋友醒来的时间,其实整个过程只有四五分钟,但我们却感觉无比漫长。

这件事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我们开始讨论,幸亏是在大家都在场时发病,如果他是独自上厕所时晕倒可怎么办,等我们想起他怎么还没回来时再破门而入就不知道会怎样了。

我们更感慨的是,大家都人到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家人或者自己万一遇到这类突发事件,我们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及时处理,万一就在我们恐慌发呆犹豫不决的时候错失了急救机会怎么办,万一就因为没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导致大脑缺氧造成后遗症怎么办。

那位及时拨打的朋友陪医院急诊部,等到他家人来才撤(期间,病人恢复了之前短暂丧失的记忆,甚至想起了倒地之前想跟我说什么),在等待的过程中,目睹了好几桩急救事件,包括九十几岁的老太太被四五个子女前呼后拥着送来急救——我们这些只生了一个孩子甚至不生娃的人,将来老了除非住在养老院,否则还是得考虑一下,独自一人时要是发生心脏病脑溢血之类自己以前从未经历的事情时该如何自救。

我们还说起了各自的真实经历。

一位朋友曾经在欧洲跟团旅游时目睹了一位正值壮年的团友心脏病突发还来不及抢救就在酒店里撒手人寰;另一位朋友说起自己的一位身材fit、生活习惯良好、每周健身三四次的同龄友人周末在家坐着就突然中风……

而我自己的经历其实也算是给我敲了警钟。所有那些在健康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jj/7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