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有了这些保障,桓台人收获满满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社会的保障机制的触角从城镇延伸到乡村,织起全县范围内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救助机制的日渐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截至第三季度,我县共有37万余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额万元,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1.14亿元,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及电价补贴万元。
“想不到给了俺太多惊喜”为村民讲解居保政策
初冬时节,田庄镇旬西村61岁老人王立新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没想到,俺也能领到养老金了。”王立新说,从今年10月21日开始,王立新也像退休工人一样每月都能领到元的养老金了。
说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一系列政策,王立新的感受比谁都深。王立新跟老伴育有一儿,她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没上过一天学。30多年前,经人介绍,王立新与老伴认识并结婚。刚结婚时,王立新和她的丈夫像年老的长辈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种地维持生活。随着孩子的出生,家里开销渐大,王立新的丈夫跟着老人们开始外出打工,几乎把工地上的活儿做了个遍。随着年龄的增大,晚年生活如何保障的担忧困扰着王立新。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立新的丈夫被现今的淄博水利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招工,从此,家里有了固定的收入。
“这几年里,孩子成家立业,我们的生活可是越来越好了。”王立新说起眼下的生活状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伴的退休金几乎年年涨,从最初的0元涨到了现在每月元,俺的养老金也涨了。政府总是想着俺们,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提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标准不断提高,王立新无比激动,连说了3个想不到——“想不到会有养老金!想不到还会涨!想不到农民也能吃‘皇粮’!”
8年里七次提高城乡养老金标准,翻倍的不仅仅是养老金额度,还有王立新的幸福指数。“这几年,俺们得到的实惠太多了,每月不光有养老金,看病也方便多了,还享受上了各种补贴。生活变化太大了,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据了解,我县于年1月份启动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60岁以上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最低为29.5元/月,年实行国家试点后统一调整为55元/月,年10月份调整到60元/月,年10月份已逐步调整到65元/月,年5月份调整到75元/月,年1月1日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年7月1日,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元。截至年10月底,全县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人员达到了9.37万人,并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1.14亿元,实现了60周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董兆云牛金超宋玉娟)
“幸亏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医保处到索镇西镇村讲解医保政策
虽然最近气温不高,但田庄镇关家村村民荆延连却哼着小曲搬着马扎走出家门,向村里的文化大院走去。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曾因呼吸困难而一动不能动。
今年68岁的荆延连是田庄镇关家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是一名司机,儿媳在一家个体企业上班,今年5岁的小孙子活泼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去年冬天,荆延连稍作活动便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也频频出现这种症状,家人医院就诊,经过一番检查,医院就诊。
荆延连的儿子荆亮医院,最后在医院确诊需做心脏瓣膜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手术需花费30万元。
“就好像天塌下来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荆亮说。
“老人为俺们辛苦了一辈子,还没享过福,再苦再累也要治好老人的病。”荆亮拿出辛苦积攒的5万元钱,再找亲戚朋友借了23万元,凑足了老人的手术费用,刚过春节,荆亮就陪老人顺利地做了手术。
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荆亮想到了给父亲参加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回到桓台后,他赶紧把住院证明、费用清单等材料拿到县医保处申请大病保险,今年9月份,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了9.4万元的基础上,大病保险又为其支付了4.7万元。这时,荆亮才意识到,一份兜底性医疗保障对于农民家庭的重要性。
“多亏国家的政策好,政府给我们负担了一大部分医疗费,让我们在遭遇重大疾病时能减轻些负担。”荆亮说。
和荆延连一样,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帮助下,享受到大病保险报销的参保人达人次,补助资金达万元,截至第三季度,我县共有37万余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金达万元,享受到了医保制度带来的实惠。
除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外,百姓还能享受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让群众“看得起病”这句朴素的承诺已经实现。
据了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
自年我县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来,经过3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帮助群众减轻了看病难带来的经济负担。大病保险制度为广大参保群众带来了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利益,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董兆云张伟)
“再也不用担心日子过不下去了”为困难户送去救助金
11月初,马桥镇康杨村刘小龙收到了县慈善总会的医疗救助金元。他的妻子激动地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为我丈夫的后续治疗送来资助金。”
命运似乎对刘小龙格外残酷。今年6月,30岁的刘小龙被一辆大货车撞倒,路过的行人立即打了急医院,由于脑部受到重创,经过手术,刘小龙失去意识。刘小龙经过几个月治疗,家庭已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刘小龙发生车祸后,不但不能赚钱养家,还需要人来照顾,对这个上有老人,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要养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这时候,我县的几重保障政策给刘小龙的妻子吃了“定心丸”。除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减免孩子学费外,大病救助制度让一度愁眉不展的妻子喘了一口气。
刘小龙只是我县诸多受益困难户之一。过去,因为没有医疗保障救助制度,许多农民看不起病,不少人患上大病重病没钱住院,只能回家维持治疗或干脆放弃治疗,无助地遭受着病魔的折磨。
百姓安危,民生大事。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紧紧地揪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我们责无旁贷,要通过救助制度的建立,使城乡困难群众走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据介绍,今年1至3季度,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及电价补贴万元。为名低保高龄人员发放补贴35.6万元。为名分散五保供养对象发放生活补贴及电费补助.8万元,为敬老院五保老人发放各类补贴.28万元。同时,按照全市扶贫工作要求,对年度因患重、特大疾病已实施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按照已救助金额18%,开展二次救助,全县共救助人次,发放救助金46.96万元。对患大病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65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人,救助孤儿66人,发放生活补助金44.14万元,困境儿童59人,发放救助金16.5万元。继续开展以“爱在桓台”为主题的“爱心助孤”、“爱心复明”,医疗救助血液透析贫困患者、贫困少年儿童救助四项专项救助项目。截至目前,“爱心复明”完成贫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90例,“爱心助孤”救助城乡孤儿66人,发放慈善救助金6.1万元,医疗救助血液透析贫困患者36人,支出慈善救助金20万元。与县妇联对接,联合开展“爱在桓台”贫困母亲救助项目。
“有了这些保障,我们过日子心里更有底了。”面对未来,刘小龙很乐观,他说:“我们的生活,一定能再次好起来。”(董兆云胡海)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xg/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