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无症状瓣膜病,时机还不成熟欧洲

目前,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何时干预,仍存在争议。

欧洲心脏病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不仅取决于瓣膜病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持久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尚不推荐治疗无症状的严重瓣膜病。

文章指出,干预时机的确定需要仔细权衡介入治疗手术和晚期并发症的风险与延迟介入治疗的风险。

延迟介入治疗可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或肺血管的不可逆损伤,进而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死亡风险。

文章指出,介入治疗的风险和益处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瓣膜病的类型、手术类型、患者的年龄、共病和一般情况,以及当地的医疗系统。

在成人无症状主动脉狭窄(AS)患者中,提示预后较差的因素包括非常严重的瓣膜狭窄、利钠肽升高以及心肌纤维化或心室扩大的影像学证据。

因为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通常发生于年轻的先天性二尖瓣患者,早期治疗可预防左室扩大和功能障碍,但要考虑人工瓣膜的耐用性。

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中,选择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有助于预防房颤、栓塞事件和肺动脉高压。

尽管目前的指南已经建议在症状首次出现或无症状患者出现症状时进行早期干预,但仍需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干预的时机和获益。

还要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干预的不良长期后果,这也将影响未来的决策。

来源:BaumgartnerH,IungB,OttoCM.Timingofinterventioninasymptomaticpatientswithvalvularheartdisease.EurHeartJ.,41(4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xg/93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