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周密术前准备,4小时无影灯下奋战义乌

4月的一个早晨,医院心胸外科,来了一位面容憔悴、脸带焦虑的老太。

老太姓李,64岁,是个特殊的心脏病患者,医院进行相关治疗与检查。在她的体内,作为心脏泵血最重要的阀门——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房颤,心脏已经明显增大。

她说,她的人生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里。

突觉胸闷气喘心悸

自觉身体不错的她病倒了

3年前的那一天,李老太第一次感到不适,她以为自己是太过劳累,没放在心上,但朝夕相处的老伴却产生了警惕。

“原本很健康的一个人总是心慌、胸闷、喘不上气,最初休息几天就好了,可后来发作的越来越频繁。”李老太的老伴觉得不对劲,医院做相关检查,结果出来了:心脏瓣膜病。

在住院接受相关药物等治疗后,李老太的情况得到好转,但时好时发的医院的常客。

反复的病情让李老太知道,她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但她没想到,病情会恶化的那么快。

“因长期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导致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等反流,以及肺动脉压力增高,房颤,出现心功能不全等,进一步检查发现冠脉狭窄。如不积极手术干预,会导致心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出现心衰等情况。”

今年4月,李老太一家人带着沉甸甸的检查结果在义乌四处寻求治疗方案,几经辗转,他们来到了医院。

明知疾病猛如虎,

但有匠人克难关!

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形术+射频消融术,

联合治疗心脏瓣膜病+房颤

“心脏瓣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出现,只会渐进性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最有效的手段,目的是为了恢复瓣膜的生理功能。”医院副院长、肺科中心主任占晓洪解释到。

考虑到李老太的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占晓洪主任立即联系多学科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讨论,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充分的准备及预案。

“手术方案是给患者做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三尖瓣瓣膜成形术+房颤术中射频消融术。”占主任谈到,手术用人工瓣膜替换病变的二尖瓣,三尖瓣植入成形环,同时在术中做直视下的射频消融,消除房颤。

一切为了患者的安全,全力保障手术的成功!

4月30日,无影灯下,主刀医师占晓洪主任,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韩林、体外循环科主任医师王军,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等人员有序操作,无缝衔接,密切配合,为病人实施了我院首台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三尖瓣瓣膜成形术+房颤术中射频消融术。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历时4个小时,新瓣膜定位准确,工作正常、没有干扰心内任何正常结构。术后复查显示:没有瓣周漏、没有栓塞等,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占主任说:“病人术后效果也比较好,因为她的二尖瓣进行了换瓣手术,心脏血流恢复正常;同时做了射频消融术以后,心律也变得规律和整齐了。”

目前患者已康复

术后,占晓洪主任每日查房根据患者的情况精心调整着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细心护理,在短期时间内就实现了拔除气管插管,心脏也恢复了正常跳动节奏,家人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知识点

什么是瓣膜病?

心脏瓣膜犹如房室口或动脉口的阀门。人的心脏里有四组瓣膜,即左心的二尖瓣、主动脉瓣及右心的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瓣膜扮演的角色就是心腔内的交通执法者,指挥者血液的流动秩序,使血液永远只能单向流动而无法倒流。

占晓洪主任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瓣膜想象成船帆,在正常情况下,船帆会鼓满风,但是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情况下,帆会在风中乱晃,部分风(即血液)会穿过船帆。这种异常现象会导致心脏逐渐增大,造成气促胸闷等症状,甚至发展为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撰稿:陈巍

编辑:陈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l/9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