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练习天天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1.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48小时后,要求到厕所大便,责任护士应该
A.嘱家人陪同前往
B.用开塞露后,再允许前往
C.先给予缓泻剂,再允许前往
D.如无便秘史,应允许前往
E.制止病人,指导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急性期卧床休息12小时,如无并发症24小时内应鼓励病人床上活动肢体,第三天可床边活动,第4天起逐步増加活动量。该病人48小时后只允许在床边活动,是不能去厕所大便的,所以前面的选项均错误,故选E。
2.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注意保护血管,保持输液的通畅
B.排便困难时,嘱病人用力排便
C.按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D.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E.监护期间绝对卧床休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B
解析: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使病情加重,故选B.
3.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术前口服抑制血小板药物
B.术中肝素化
C.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1?3个月
D.术后坚持服用调节血脂药物
E.术后应戒烟限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C
解析:对于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药物,术中肝素化,术后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等,应特别重视调节血脂药的应用,以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故选C。
4.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最重要的机制是
A.冠状动脉狭窄
B.粥样斑块形成
C.冠状动脉栓塞
D.冠状动脉痉挛
E.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最主要的是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其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故选E。
5.动脉粥样硬化不可控制的病因是
A.年龄
B.血脂异常
C.糖尿病
D.高血压
E肥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与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高血糖、肥胖等,其中年龄与性别是不可控因素,故选A。
6.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先兆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心源性休克
C.急性左心衰竭
D.心绞痛发作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
E.心绞痛持续数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月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而心绞痛病人如心绞痛发作较以往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等也是常见的先兆表现。故选D。
7.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心律失常
B.剧烈疼痛
C.左心室排血量下降
D.心脏前负荷增加
E.心脏后负荷增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休克常发生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主要是心源性休克,为广泛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故选C。
8.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24小时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心脏破裂
B.室性心律失常
C.心力衰竭
D.心源性休克
E.室壁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24小时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故选B。
(9?10题共用题干)
病人男,52岁。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半日”急诊入院。心电图: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9.升高最早也是恢复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门冬氨酸转移酶
B乳酸脱氢酶
C.肌酸磷酸激酶
D.碱性磷酸酶
E.谷氨酸转移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故选C。
10.最有可能导致病人24小时内死亡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脏破裂
D.室颤
E.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心律失常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室颤是早期病人主要死因,故选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l/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