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公司唯柯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年7月18日成立,地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东湖综合保税区核心腹地,坐落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三路16号招商高新网谷3号楼3-3独栋、3-4独栋、3-5独栋。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技术服务、生产和销售,是一家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创始人、研发及管理团队由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家、心脏外科专家、金属材料学专家、编织器械生产研发专家、III类医疗器械注册专家共同组成,形成强大的医研企结合。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PCT专利1项,战略性布局集中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产品及技术紧跟国际最前沿领域。经过3年高速发展,公司已围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三个细分赛道重点布局,先后主导研发了多款国内首创、全球领先的微创介入产品管线。公司核心产品D-shant心房分流器就是医工结合所造就的一把心衰治疗的利器,它来自一线临床专家在医学实践中的洞察与探索。成立3年来,唯柯医疗完成了3轮累计数千万元的股权融资,公司自主研发的D-shant心房分流器于年4月完成了中国首例人体植入,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曾获评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年度优秀企业、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医疗健康企业。产品展示心房分流器心房分流器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无铆钉双盘状内扣结构,双盘中央及连接的腰部形成固定直径及高度的孔道,腰部束型编织技术减少了金属丝密度,特制编织丝用以加强腰部支撑及分流孔形态维持,尾端以横向偏心并贴附于盘面的不锈钢螺母套收口固定,对产品可回收性进行优化,并与输送系统推送杆头端的螺丝相匹配用于控制分流器释放。本产品通过股静脉路径植入于心脏房间隔处,通过分流孔实现心房血液分流减压的作用心房分流器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无铆钉双盘状内扣结构,双盘中央及连接的腰部形成固定直径及高度的孔道,腰部束型编织技术减少了金属丝密度,特制编织丝用以加强腰部支撑及分流孔形态维持,尾端以横向偏心并贴附于盘面的不锈钢螺母套收口固定,对产品可回收性进行优化,并与输送系统推送杆头端的螺丝相匹配用于控制分流器释放。本产品通过股静脉路径植入于心脏房间隔处,通过分流孔实现心房血液分流减压的作用。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简称PFO封堵器)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呈双飞碟状,之间以腰部相连,外部有派瑞林涂层,其内填充PET聚酯膜片。PFO封堵器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心脏封堵器输送系统该产品用于输送各种类型的心脏封堵器至病变部位进行释放。房间隔穿刺系统本产品可配合我公司心房分流器使用,用于心血管介入器械经房间隔输送时房间隔的穿刺。房间隔穿刺系统为管状结构,产品由导管鞘、扩张器及J型导丝、穿刺针组成。创始人尚小珂
上一篇文章: 答各位同学问0118药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来自陕西的尚小珂,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医院工作,在武汉生活了20多年。早在本科时期,临床医学专业的尚小珂就对心脏介入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之作为毕生研究的方向。自年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开始,他十余年来一心扑在手术台上,目前完成先心病介入手术近两万例,单人手术数量位于全国前列。正是这两万场的积累,为他的创业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年,唯柯医疗创办的第一年,尚小珂以“新一代纳米涂层无铆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创业项目参加了中国光谷国际创业大赛,获得了大赛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同年,唯柯医疗获得了比邻星创投的天使投资,为公司产品的研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公司在年底获得山蓝资本的投资,年底再次获得了由红杉资本领投,原股东盛宇继续加持的数亿元B轮融资,这也是唯柯医疗三年内获得的第四轮融资,为公司下一步新产品研发提供强大助力。年5月,唯柯医疗自主研发、生产的D-shant心房分流器成功完成首例患者的植入。这对于中国心衰病患的器械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心房分流器的研发过程中,仅仅是“如何维持孔径稳定性与顺应性之间的平衡”这一个难题,尚小珂就带领研发团队设计了十数种方案,公司工程师经过几十个不眠日夜和上百次结构的改进,最终通过改进编织工艺增强产品腰部支撑力,单侧偏心铆钉设计实现了产品的可回收结构。一枚硬币大小的心房分流器在植入心脏后,能够给左心房有效减压,有望使患者生存时间延后5-10年,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在ECMO辅助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中,医生可使用心房分流器做桥接治疗,帮助患者争取供体等待时间,这项技术已成功完成近20例患者的救治。 此外,尚小珂也率先在国内提出“D-shant心房分流器”用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衰病人的救治,和“适应症广、经济安全、易于推广。”这款产品目前正在中国15家中心开展多中心注册临床验证,预计年6月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工作,年获准注册上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zy/1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