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疾险保额需要万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一:
生活在上海,60岁的李先生,已经与黑色素瘤抗争了两年。最新的一次体检发现,肺部已经出现癌症转移。医生说情况很不乐观!由于治疗黑色素瘤的两种药物,其中一种药物只有英文名“zlboraf”。另外一种为易普利姆玛。这两种药物都是最新研发,只能在美国购买。遗憾的是,美国药品管制非常严格,通过代购根本行不通。无奈,他咨询了在美国相关的朋友后,准备飞去美国就医。
去美国就医花销多大?从事出国看病服务的某中介机构董事长这样说:“从我们统计来看,中国去国外看病的,长三角地区最多,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最高花费达到了万,最低也有20万。去国外看病,经济能力要求比较高。不是贵在咨询费上,而是花在了看病花费上。
有人说这是精英阶层的案例,有钱才会去国外看病,没有钱的普通老百姓用得着花这么多吗?
来,我们再看一个普通人的案例(某网友的小舅):
案例二:
今年四月,我的小舅因为小细胞肺癌去世了,在去世之前,他尽一切可能配合治疗,我们尽一切可能挽留他——孩子需要父亲,妻子需要丈夫,他的家庭需要他这个顶梁柱,我们需要他这个亲人。得病了,治,钱没了可以大家一起凑,可以再去赚,但人没了,就真没了。
从确诊到离世,小舅断断续续接受治疗有18个月,抛开医保报销的不算,花费大约40万元,其中有部分钱是借亲戚朋友的。
下面,就让小智君剥茧抽丝为大家细说10万块治疗癌症哪里不够?
1、治疗的费用
治疗过程中,有不少恶性肿瘤检查治疗项目、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品都是自费药,社保无法报销。美罗华是医生必推荐的治疗淋巴瘤的药物,其单支价格在2.5万左右,5支一个疗程。治疗肾癌和肝癌的多吉美,每月1盒,每盒2.3万,需要持续服用到患者不能临床受益为止。
像一些顶级的药物不仅昂贵,还未出口到国内,上文提到的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易普利姆玛,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年就在美国上市了,但是目前国内没有上市。再比如索氟布韦,这是唯一可以全程口服治疗丙肝疾病的药物,去年在美国上市,但是国内目前没有上市,据称中国国内还需要等待3-5年时间。
这些都是没有办法通过代购进入国内的,专家表示,国外医药产品管制比较严格,而且病人服药之前,需要做一定的基因检测,才能知道药物是否适合患者,所以不去国外看病,是吃不到这种救命药的。
曾有患者家属透露:治疗癌症从开始到现在,至少花了三四十万。
2、康复的费用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中三分之一是直接费用,三分之二是间接费用。大病治疗这段时间里,需要有人照顾,营养更要跟上,这时护理费与生活费是很高的。
像脑中风后遗症这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重疾,这样的病症在得到精心的医治和照顾下一般也能生存十年,所花的护理费约在36万(每月元),生活费约36万(每月元)。小智君朋友的爷爷患有脑中风,后期更严重,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3、收入中断,家庭开销的压力
家里的顶梁柱一旦患病,对家庭的生活水平,子女教育规划,未来养老都有很大影响。顶梁柱的收入是全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家庭最大的影响是:收入中断、花钱不断。
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都需要用钱,没有收入,治疗重大疾病的高额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从而负债累累。上面第二个例子就能说明,治疗结束后,借的钱都需要慢慢偿还。
4、国内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物价飙升
今年6月初,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4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拿南京来说,南京上半年CPI平均涨幅2.8%医疗费涨得最猛,年10月底,医院进行医疗价格改革试点,医疗服务费用较大幅度上涨,1-6月南京医疗服务价格上涨22.4%,拉升总指数0.97个百分点。
比如,如果人均医疗费用每年增长在18%左右,也就是说现在做一个心脏搭桥手术的手术费是20万,那20年后就约为60万。
所以真正算起来,等到真正使用重疾险保额的10万块时,多半已经在10年或20年以后了,面临着费用贬值,不够用的尴尬。
根据大病的治疗费、康复费与收入损失,再加上未来使用时的贬值因素,现在准备万甚至更多是必要的。
关于重疾险杠杆比,小智君曾发过类似的文章:问:重疾险缴费选择20年还是30年?答案出乎意料!
要注意杠杆比最重要,高杠杆比的保险产品才能做到真正的以小保大,才能让我们买得起够的保额,否则就会保险用时方恨少,治病的钱儿不够了。
我是逍遥说保,欢迎大家留言咨询保险、金融的相关知识,我的专业,你的放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fy/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