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胸,换ldquo心门rdquo
今年一月份,郝奶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让病情雪上加霜,加上瓣膜已经严重狭窄,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由于年龄大、体质弱、心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开胸换瓣加搭桥手术,郝奶奶无奈只能回家进行保守治疗。近日,得知我院已开展微创瓣膜手术后,让郝奶奶和家人看到了一线希望,她的子女们赶紧带老人前来就诊。
了解到郝奶奶的情况后,我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裴汉军教授率领心内科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诊治,纠正了严重的心衰,待心脏功能逐渐稳定后,制定了细致的手术方案。因患者同时存在严重的主动脉瓣(同时合并右冠窦膜部瘤)和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随时危及生命,且手术风险和难度极高,在得到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同意后,我院多学科开启了合力救治。多学科通力协作,为生命续写篇章
经过术前细致准备,我院心内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组成了心脏团队,并肩作战,再次展现了多学科协作攻关的强大实力,心脏瓣膜置换和冠脉支架植入一气呵成。
扣人心弦的手术结束后,患者新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的瓣膜反流,冠脉也实现了畅通。郝奶奶术后不久便恢复到清醒状态,从手术室出来时,向所有在场的医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以示感谢!
图:手术流程图图:已逐步康复的郝奶奶,满面笑容医疗技术新突破,患者沐浴新曙光
主动脉瓣狭窄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心脏疾病,一旦出现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平均生存年限只有2-5年,而且随时面临猝死风险,所以临床转归与恶性肿瘤类似。过去,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巨大的手术创伤常常让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经成为高龄和外科手术风险高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这项技术最早由法国医生AlainCribier在年率先完成,我国自年起开始应用,随着效果良好的国产瓣膜上市,TAVR手术在国内大的心脏中心迅速展开。这项技术是将组装好的人工生物瓣膜经导管输送到发生狭窄的主动脉瓣处,然后准确定位释放,随后新瓣膜替代旧瓣膜的功能开始工作。由于采用心脏导管微创技术,无需外科开胸和体外循环,所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而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当,尤其适合老年、高危患者。包医一附院自年10月开始,已经成功为4例复杂高危患者完成TAVR手术,均取得理想的疗效,手术例数目前位居自治区首位。由裴汉军教授率领的心脏团队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为包头市填补医学空白。图:医院党委书记石继海,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秋枫率领导班子欢迎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脏病中心、医院吴永健教授到来裴汉军表示,“这类极具风险和挑战的手术成功的完成,首先要感谢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中国TAVR领域的首席专家,来自国家心脏病中心、医院的吴永健教授多年来的培养和指导,为包头输送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帮助培养高水平人才团队,为手术的圆满成功保驾护航;医院领导班子的鼎立支持,全力推动我院心脏中心工作在积极进取、不懈拼搏中行稳致远;感谢来自全院多个学科组成的手术团队和管理团队多年来凝心聚力、守望相助、默默奉献!”
“包医一附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向国内一流水平看齐,坚持不懈改进和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勇挑重担,不畏挑战,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裴汉军讲道。
图文来源:心内科三病区
美编/宣传科:周爽
责任编辑/宣传科:李文静
党委办公室:苏琴
往期回顾如何打通医疗体制自身的“经络”和“堵点”手机挂号缴费,看病不用排队!智慧医疗,了解一下包医一附院核酸检测一站式服务,简单快捷!医疗资讯前沿技术健康科普一手掌握挂号缴费查看报告贴心服务一触即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jj/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