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1动作可防夜间心脑血管急症

太极拳,如今成为很多人用来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它是一种适于各个年龄层舒缓筋骨的体育项目。但太极拳的好处并不仅限于体育领域,它还有助于平衡血压,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经常练太极拳还可以补肾壮阳,改善阳痿早泄,对于我们睡眠的调理也有很好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练太极拳的好处及如何练习太极拳吧!

供图/视觉中国

练太极拳的众多好处

睡前练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的练习,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

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因此,通过练拳养神,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由此可见,睡前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种疾病,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供图/视觉中国

练太极拳有助心脏病患者康复,可平衡血压降低胆固醇。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太极拳对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也有帮助,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传统的复健方式。目前此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周刊上。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埃琳娜·萨尔莫伊拉戈-布洛彻表示:“我们认为太极拳对这类患者而言是一项值得推荐的选择。因为初级招式舒缓而简单,随着练习者水平不断提高,其锻炼强度也不断增加。太极拳讲究调节气息和疏松筋骨,因此对降低心理压力、缓解抑郁症状也有益处。”

英媒关于太极的报道

研究人员邀请包括8名女性和21名男性在内的29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参加了一项实验。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7.9岁,腿脚都不太灵活,这些身患疾病的志愿者每天都会练习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太极拳。其中58.6%曾经罹患心肌梗塞,82.2%曾经冠状动脉介入手术,31%接受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然而,所有患者都没有接受过康复治疗,但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再次罹患心肌梗塞或者接受手术,例如其中27.6%的患者吸烟,48.3%患有糖尿病,75.9%胆固醇过高,35%超重,还有45%属于肥胖。所有志愿者每天在家中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学习太极拳。

研究人员还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属于“轻量级”——锻炼次数较少而且强度较低;另一组属于“重量级”——锻炼次数较多而且强度较高。

实验结果显示,太极拳是一项安全的体育项目。只有少数志愿者在锻炼初期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但随后都得到了缓解。%的志愿者都表示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这项体育运动。虽然所有志愿者的体能都有所改善,但是“重量级”比“轻量级”的效果更加明显。

研究人员指出,太极拳可以帮助再次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强健体魄,但是患者的复健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太极拳。太极拳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康复,因为它没有提高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它更多的只能作为一个过渡,让患者能更容易接受更加艰苦的康复运动。

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患者还是应当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

供图/视觉中国

练太极拳对多种疾病防治都有帮助。

太极拳在医学方面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对于老年病、抑郁症等方面都有帮助,外媒也不止一次对太极拳的健康作用进行报道。

《每日邮报》就曾专题报道太极拳对于增强稳定性、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的作用,文中提到,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老人的平衡能力,防止老人在锻炼中摔倒。而早在年,哈佛医学院就曾研究太极拳的各种益处,其中更是提到它的治疗作用,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彼得·韦恩就表示:“它对许多老年病都有预防和恢复作用。”

除了对于身体疾病的治疗和辅助作用,太极拳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也有不少的好处。美医院的一项调查指出练习太极拳有助于对抗抑郁症。调查指出,由于太极拳包含很多深呼吸和运动量较小的动作,能帮助抑郁症病人放松身心,平复心态。研究人员发现,参加太极课程12周能显著降低抑郁的症状。

另据CNN9月报道,太极拳吸引了很多急需减压年轻人的兴趣,正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减压手段之一。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

练太极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动作姿势要正确。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

第二,技术动作要规范。

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但很多练习者在练习中,上下、左右脱节,如转体动作,上体转而下肢不转,使膝关节扭曲力过大,造成膝关节运动损伤;或者动作不连贯,造成不应有的停顿,使腿部肌肉持续紧张。

第三,运动量不宜过大。

多数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40-60分钟之间,还有25%的人超过60分钟,其间休息时间过少。这样的运动量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合适的,可考虑压缩练习时间或延长间隔时间。

第四,专业人士指导。

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极拳时出现了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因此,练太极拳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处方练习,腿部已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习太极拳。

供图/视觉中国

那么,如何练好太极拳?它的动作原则有哪些?

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导动。

太极拳在准备开始时,首先要调整呼吸,初练时用自然呼吸,循序渐进后用腹式呼吸。练习中呼吸应配合动作。一般呼气时间稍短,此时动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气时间稍长,此时动作处于收、提等动作的开始阶段。

保持体位,以身带臂,自如舒展。

起势后,架式的高低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条件和掌握程度决定。初学者可略高点,熟练后可把身体逐渐放低,越低运动量越大。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腰用力得当,可加强发力,提高发力的速度。腰部须竖直,才能坚强有力。

整个一套太极拳的劲力配合也较讲究,自始至终尽力均匀。动作的速度须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动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学者开始速度要慢,反复练熟后,再逐渐加快。

本文综合:家庭医生在线、参考消息网、澎湃新闻网等网络综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班编辑:曹凡殊

责任编辑:晏霏霏

联系邮箱:health

ifeng.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白巅峰专科医院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iggmm.com/ssgc/8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